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韩愈(768-824)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19550870

答张十一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张十一,即张署,公元803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后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开红黄色的花。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⑥斗:通“陡”,顿时。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出了一幅天高水净,猿猴哀啼的景象。
B.颔联中“纤纤”写出了筼筜颜色清雅,“艳艳”写出了踯躅姿态繁茂。
C.颈联中“炎瘴送生涯”写出了被贬后处境的艰难。
D.尾联中“双鬓”“霜毛”描写出了一位年事已高,鬓发变白的诗人形象。
2.本诗的情感含蓄而复杂,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知识点】 韩愈(768-824)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封”是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同时交代被贬原因。
B.颔联诗人坦诚心志,自己已垂垂老矣,又无辜获罪,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办事的悲愤。
C.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
D.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020-02-18更新 | 39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诗文阅读,完成问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开黄色的花。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顿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描绘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之景。
B.颈联抒发了诗人自知生命将在这炎热的瘴气中白白葬送,以致无法报答皇恩的痛苦。
C.尾联含蓄委婉,看罢友人的书信顿觉白发增加,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哀伤,以及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其中“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
D.本诗是赠答诗,张十一则给韩愈的诗中有“鲛人远泛渔舟水,鹏鸟闲飞露里天”的句子,韩愈用“闲”字回答了他此时自在悠闲、无所事事的状况。
(2)诗歌前两联在景物描写上有“远近结合”和“以声衬静”的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22-07-30更新 | 27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18-05-19更新 | 3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