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其他南北朝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5077238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猛浪若_______________                ⑵窥谷忘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三峡》一句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文言文组合阅读

【甲】峡中猿鸣至清,山容传其响,冷冷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东晋袁山松《宜都记》)

【乙】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南朝宋]弘之《判州记》)

【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河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北魏郦道元《三峡》)

1.【积累】遇到课外的文言词语时,同学们会联通课内积累,其中推断有误的是( )
A.小文根据《与朱元思书》中的冷冷作响”的词意,推断【甲】文“冷冷不绝”的“冷泠”是形容“声音的清越”。
B.小武看神话时,看到“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一句,马上联系到《三峡)中“略无阙处”,两个“阙”都同“缺”,意思是缺口。
C.小双根据《三峡》中“沿溯阻绝”,推断【甲)文中加点的“溯”的意思是“顺流而下”。
D.小全认为(甲】文“隐映如绝"(乙文“略无绝处”【丙】文“沿溯阻绝”,三个句子中的“绝”都是“断绝”的意思。
2.道元生活在南北分裂、时局动荡的时代,他无法涉足南方的大江大河,只能根据他人记述,博采加工,融汇成文。例如他把袁山松口语化的“日中夜半”“日月”改成了“亭午夜分”和曦月”,这个改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3.【比读】结合下面材料分析,为什么同样的猿鸣却给人不同的感受?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注释】公元759年3月,李白获罪流放途经巫山时接到大赦诏书,当即掉转船头,写下此诗。
4.【品美】下面是同学们进行的“《三峡》之美”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恰当的内容。
小冰:我喜欢充满想象力的句子,这就是“虚写之美”。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就让人想到:①________
小清:我想说说《三峡》的“结构清晰之美”,《三峡》先写三峡总貌,再进行季节分说,分说部分没有按照季节的顺序写,这正是最妙的安排。
小玉:我赞同,你看我这样理解:《水经注》是一部以大小河流为主要写作对象的作品,课文中作者以水的特点为写作重点,之所以从夏天写起,是因为②________
2020-02-22更新 | 1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皆缥碧                  (2)互相
(3)鸢飞天者               (4)窥谷忘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2017-05-20更新 | 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是_____ 体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_________式,总写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猛浪若(                )             互相轩邈(                 )
窥谷忘(               )             势竞上(                )
3.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7-04-18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