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90 题号:680084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子书______
(2)年与时______
(3)非无以成学______
(4)俭养德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出。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文言文答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①庋(guǐ):放置,保存。②素蟫(yín):指蛀蚀书籍的银白色蠹(dù)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同舍生皆绮绣       被:
②随园主人授       以:
③姑异日观             俟:
④其切如                 是:
2.两文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两文的体裁和写法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2019-11-15更新 | 10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死亡)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时习之       不思则罔
B.仁在中矣       恕乎
C.人恭而有礼       未复能有其奇者
D.如日月之食       寒暑易节,始一反
(3)翻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2018-09-29更新 | 3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子无以鲁国   (            )
⑵意与日(                )
⑶只于奴隶人之手(            )
⑷无案牍之(            )
2.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乱耳/周公诫
B.非宁静无致远/守之恭者
C.其一犬坐前/骈死槽枥之间
D.两狼之并驱如故/执策临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⑵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结合这篇短文,并联系你学过的《诫子书》,说说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018-04-06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