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6982125
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B.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借登峰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C.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D.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将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周瑜的足智多谋,感慨自身才智不够。
2023-03-21更新 | 143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对下面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A.前两句从客观上描写采莲少女与荷塘环境融为一体的美丽画面。
B.后两句从主观上抒发了凝望者产生的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惊奇感。
C.诗人借“向”“开”“入”“闻”“觉”等动词展现了少女采莲的繁忙。
D.本诗描绘了人面荷花相映红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劳动生活的喜爱。
2021-10-17更新 | 95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唐】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释】①阳月:阴历十月。 ②殊:犹、还,意思是说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很远。 ③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称为瘴气。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B.颈联描写的是幽静、闲适的景象,以景衬情,为下文进一步抒情蓄势。
C.尾联虚写,是作者的想象,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凉地方的悲哀。
D.全诗写的凄恻缠绵,情真意切,写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
2022-06-08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