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柳宗元(773-819)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933043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潭中鱼百许头 可:________(2)悄怆幽邃:________
(3)皆空游无所依 若:________(4)竹取道 伐: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可知源②真不知马也(《马说》)
B.①其境过清②去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C.①记之而去②见渔人,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D.①佁不动②知困,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佳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文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5.本文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心之 / 好之者不如之者B.伐竹取/ 不足为外人
C.潭中鱼百许头 / 爱者甚蕃D.水尤冽 / 以其境过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2022-05-12更新 | 10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注释】①其:代词,代指褒禅山。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根据【甲】、【乙】两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如鸣珮环,心(        )
(2)影石上(        )
(3)以其境过(        )
(4)则其好游者不能(        )
(5)有而欲出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佁不动(然:……的样子)
B.记之而去(乃:竟然)
C.其见愈奇(而:表转折,可是)
D.与之俱出(遂:于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渲染了一种凄寒、幽怆的气氛,表达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B.乙文介绍了褒禅山前洞和后洞的主要情况,重点叙述了游历后洞的情景。
C.甲文出自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乙文的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两篇短文虽都是游记,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如甲文第②段侧重于叙述,乙文则侧重于描写。
2019-06-18更新 | 1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1)其境过清 ________   (2)乃记之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皆若游无所依   如积水
B.如鸣珮环,心   安贫
C.潭中鱼百许头   以一战,战则请从
D.不可久   无何,上至
3.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位诗人同遭贬谪,但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选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小石潭记》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潭四面环树,寂寥无人,寒气透骨,让人心情悲伤,借此表达作者被贬后孤凄悲凉的心境。

2022-07-04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