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古代作家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85 引用次数:84 题号:981826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了哪四幅“夏日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知识点】 其他古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一二句诗人描绘了怎么样的景象?
(2)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020-04-01更新 | 2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易 (0.85)

【推荐2】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天清晨的风景图,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呼吸着浓重的乡村气息。
B.这首诗前两句全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水灌满了稻田,稻正当秀穗的时候,叶子挺拔似箭,整整齐齐;清晨,大地笼罩着霭霭轻烟,日光穿透了林木。
C.黄莺的啼鸣,呼唤诗人投身其中,共纳新凉。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吟即出。
D.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
2.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新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019-07-02更新 | 9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① 郎中:官名。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射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020-03-14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