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考点 > 文章结构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11829237
阅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选段,完成练习。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陳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选文以“__________________”这中心句引领,分别从_____________两个方向进行具体描写。
2.第②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结构。
3.第②段写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说说写了哪些小动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根据文意,再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

送花

①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②这是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故事。

③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④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⑤“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⑥“买花……”守墓人应道。

⑦“对,给我儿子。”

⑧“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⑨“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⑩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无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一句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的。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病好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1.文中主要用什么描写来刻画守墓人的性格特点?(   
A.动作B.神态C.语言D.心理
2.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   
A.老妇人自己开车来的。B.老妇人又来看儿子了。
C.老妇人开车载着鲜花过来。D.老妇人带着孤儿院的人一起来。
3.“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小坐了一会儿,默默祷告一阵,没留话便走了。”此时老妇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A.守墓人真是多管闲事。B.守墓人的说法有一点道理。
C.守墓人的说法毫无道理。D.守墓人真是无情,不懂我的痛苦。
4.读了本文,你知道幸福的源泉是什么?(   
A.活着要经常给医院、孤儿院的人送花。B.活着要对别人有所帮助,被别人所需要。
C.活着要用合适的方式怀念已经逝去的亲人。D.活着要经常与有智慧的人交流,获得启示。
5.将下列句子插入文章中的什么位置最恰当?(   
从此以后,小个子守墓人再也没有收到老妇人的来信,当然也没有钞票买花放在她儿子的墓前,
他更加后悔自己的鲁莽了。
A.之间B.段之后C.之间D.之间
6.本文的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本内容,从两个角度说明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02更新 | 2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此文选自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同志追体会上所作的演讲。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________,“于”的意思是________。司马迁被称为“________”,他是西汉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_______,请你列举两个这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此句与后面部分是     关系。
5.请给此文段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关联词,使表达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06更新 | 2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课内阅读:小松树和大松树(节选)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1.本段共( )句话。
2.写反义词。
小——(      )     下——(     )
高——(      )     远——(     )
3.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小松树为什么能看的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5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