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浙江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5-11-25 2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和进化、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3.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能在墙上看到正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2015-1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4. 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
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
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2016-11-26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5. 图中能表示人体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的曲线是(       )
A.aB.bC.cD.d
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6.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不能生存所致
7. 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正确的是(     
①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②③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③
2015-1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8. 2013年4月,美国海军用一束高亮度激光持续照射一架无人机,数秒内无人机起火燃烧并坠人海中.下列针对该激光武器的防御措施中,无效的是( )
A.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比热容大、熔点低、沸点低的物质
B.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表面光滑、颜色较浅的物质
C.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耐高温、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D.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表面粗糙、颜色较深的物质
2015-11-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9. 近来,一半以上的美国超市售卖的牲畜和家禽肉中含有至少3种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金色葡萄球菌。以下对金色葡萄球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B.细胞内有叶绿体
C.有成形的细胞核D.进行分裂生殖
2015-12-22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就越大
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度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
2015-1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11. 下列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①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②蝙蝠发出频率为100000赫的振动;③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赫的音叉,对以上物体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③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①、②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
C.①、②、③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③发出的声音
D.①、②、③都是声源,人耳能听到①、③发出的声音
2015-11-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12. 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生理上表现为(     
A.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B.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C.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D.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2015-11-25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3. 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
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14. 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分别是下图中的(       )
A.②①
B.②③
C.③①
D.③②
2015-1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15.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上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6.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019-07-01更新 | 30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小明的爷爷在育苗前对种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称取l千克水稻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再放入一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篮子里并盖上纱巾,每天把篮子放在阳光下,用温水浇一次。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的水分
B.每天把篮子放在阳光下,是因为种子只有光照才能萌发
C.种子放入一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篮子里,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
D.每天把篮子放在阳光下并用温水浇一次,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18.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2016-11-27更新 | 307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19.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工作者已经能应用一项崭新神奇的克隆技术培育出动物新个体。1997年,英国科学家用该项技术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一时间轰动全球。以下是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多莉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分别是体外受精、胎生
B.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C.重组细胞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甲绵羊乳腺细胞中的卵黄
D.多莉的外形特征与丙绵羊相似
2016-11-27更新 | 19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0.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21. 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2015-11-25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在下列动物中,①龟;②猫;③鲸;④啄木鸟;⑤蝙蝠;⑥东北虎;⑦草鱼;⑧牛蛙。胚胎发育属于卵生的是 _____,属于胎生的是 _____。(填编号)
2016-1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3. 如图是昆虫发育模型图,据图回答:

(1)说出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B是______;D是_________
(2)蝗虫的完整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蝴蝶的完整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4)蜻蜓和苍蝇相比,是由于蜻蜓在发育过程中比苍蝇少了图中的______,所以蜻蜓的发育方式是_____发育。
2015-11-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4. 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_________(选填图丁中的标号)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①是由图乙中的_________(选填图乙中的标号)发育而来。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_____。(选填图丁中的标号)
(3)图乙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
2016-11-27更新 | 6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5. 下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与C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
(2)B和D的菌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图中,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________________
(4)A、B、D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从菌落的___________,可以大致区分A和B、D。
(5)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即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11-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6. 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________________ (能,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________________ (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2015-11-25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7. 如右图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

(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分泌雌性激素。
(2)精子和卵结合一般是在[        ]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如果女性在此处施行结扎手术,就可以达到节育目的。
(3)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       ] 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016-1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三、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是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枝条成活率的关系。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取20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组:A组10根,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根,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作好记录。
(5)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探究性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一个合理问题即可)
2015-11-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29. 某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该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11-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30. 下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015-1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31. 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焦距;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_______

(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 0 刻线处,凸透镜放在 15cm 刻线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 a 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 b 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 位置在 44~46cm 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b 位置在 19~21cm 刻线之间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15-11-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4. 如图所示,树上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只小虫,那么乌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一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Q点,它飞行的路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为它设计一条飞行的线路,在图中作出示意图。
____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35. 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有一位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该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2015-11-2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和进化、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试卷题型(共 3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1
填空题
7
探究题
5
解答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2
生命活动的调节
3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4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超声波与次声波
20.65鼻和嗅觉
30.6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0.65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50.64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0.64真菌
70.64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80.85比热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90.65细菌
100.85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10.65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声音的产生
120.65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30.85
140.65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150.65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60.85光的直线传播及相关现象
170.65种子的萌发
180.85物体的颜色
190.65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200.85光的反射
210.6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填空题
220.65动物的生长时期
230.65有性生殖
240.65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250.65细菌  真菌
260.4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70.65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330.65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三、探究题
280.65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290.65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种子的萌发
300.65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310.65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20.64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四、解答题
340.65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350.65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