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北京 九年级 二模 2022-06-02 123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力学、物理方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无污染的理想可再生能源是(  )
A.太阳能B.天然气C.煤D.石油
2020-08-02更新 | 549次组卷 | 14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22章 22.1 能源 同步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视机B.电冰箱C.电动剃须刀D.电烤箱
单选题 | 容易(0.94)
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广场上的光束
B.十七孔桥在水中的倒影
C.空中的彩虹
D.铅笔好像被折断
2022-06-02更新 | 4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关于声的知识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教室里不大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2022-06-02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5. 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B.学生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C.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D.眼镜架上装有鼻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将热鸡蛋放入冷水中,鸡蛋温度降低
B.两只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C.内燃机中的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气体温度升高
D.瓶内高压气体使瓶塞跳起,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2022-06-02更新 | 6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人推小车在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人搬石头没有搬动
D.叉车托着货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2022-06-02更新 | 60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就变干了。有关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这是蒸发现象,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022-06-02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绕地球一周约90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资源舱为参照物,生活控制舱是运动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和核心舱在惯性作用下不断运动
D.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2022-06-02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10. 如图所示,关于电和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表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B.乙图所示实验表明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C.丙图所示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丁图所示实验表明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11. 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cm
B.若将光屏取走,则蜡烛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
C.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将蜡烛适当向下移动,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D.当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若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可在凸透镜前再放一个凸透镜,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2022-06-02更新 | 8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为4.5V,灯泡L上标有“2.5V 1.25W”的字样,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A,电压表选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且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它的额定电压,闭合开关S,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在保证电路中各元器件安全使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20Ω
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2.5Ω
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7W
D.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5W
2022-06-02更新 | 13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引力
D.沿海地区通常昼夜温差比内陆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
2022-06-02更新 | 6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4. 如图所示,滚摆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后再次向上运动,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时总比前一次低。在滚摆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滚摆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B.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滚摆的机械能不变
D.重力对滚摆做的功越来越快
2022-06-02更新 | 7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5.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50N的物体提升到高处,小阳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小阳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若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50N
B.在0~1s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800Pa
C.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为250J
D.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2022-06-02更新 | 9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1)如图所示,这支毛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kW·h。
2022-06-0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四、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在物理课上,小阳小组的同学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分别加热,直至完全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一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物质熔点/℃
80.5
海波48
0

表二
时间/min0123456789
甲物质的温度/℃40434648484848505254
乙物质的温度/℃-5-3-10000123
丙物质的温度/℃42444648495153545657
(1)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是__________℃;
(2)结合表一可知:乙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丙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22-06-02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18. 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两端通过开关与灵敏电流表连接。

(1)开关闭合后,当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时,导线可能是__________
A.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2)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2022-06-02更新 | 6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9. 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两个烧杯。小阳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10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
小阳发现h1大于h2,于是小阳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

(1)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小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0. 在实验桌上有图所示的装置、刻度尺和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和B等器材,小阳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调整并保持透明玻璃板与纸面垂直;
②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某处,将蜡烛B放在平面镜另一侧,并通过平面镜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和蜡烛B,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和蜡烛B到平面镜的距离v,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实验。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判断蜡烛A的像与蜡烛A的大小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在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和蜡烛B到平面镜的距离时,需要确定它们对应点的位置,请你写出确定对应点位置的方法__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3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21. 小阳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均为0.5N。
(1)实验前,为使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端调节;
(2)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__________个钩码;
(3)接下来,他将弹簧测力计挂在C点继续实验,如图丙所示,在用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C点逐渐变为沿图丙中虚线方向斜向上拉C点,且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10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2. 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______
(2)______,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
(3)利用表达式P=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2022-06-02更新 | 7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五、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小阳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联想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于是他猜想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就会越大。请你利用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装有适量水的量筒、细线和一个金属铝柱,设计实验验证小阳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022-06-02更新 | 5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六、科普阅读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请根据上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回家的征程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分离,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出差三人组结束了半年多的太空之旅,按原定计划踏上回家的征程。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进入大气层、开降落伞、开着陆缓冲发动机等关键环节,如图所示,返回过程经历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

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距地面约400km的轨道上成功分离。载人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约1.5小时,在此过程中,通过推进舱发动机的制动动作降低载人飞船的运行速度,并使载人飞船降至距地面约140km的返回轨道。
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后继续下落,距地面100k左右进入大气层。此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被火焰包围,其间会经历4~6分钟的“黑障区”,返回舱与地面失去无线电联系,地面人员无法对返回舱进行控制,也无法获取返回舱内的信息,只能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飞行跟踪。9时47分,在距地面10km左右的高度,返回舱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在距地面约1m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下落速度降至2m/s左右,最终返回舱安全着陆。
此前,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时绕飞地球18圈,历时一天多。我国技术人员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使神舟十三号飞船只绕飞地球5圈,仅需几个小时就安全回家。
(1)返回舱通过__________接受来自地面的指令(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
(2)地球半径约为6400km,请你估算,载人飞船在返回轨道附近飞行时的速度大约为__________km/h(估算时π取3);
(3)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减速的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0.8A。求:
(1)R1的阻值;
(2)通过干路的电流;
(3)通电1min,电流通过电阻R1所产生的热量。
2022-06-02更新 | 5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6. 如图所示,一个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m2,盛有0.1m深的水。把一个质量为0.16kg、体积为2×10-4m3的正方体物体A轻轻放入水中,水没有溢出,松手后物体A最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当物体A在水中静止时,求:
(1)通过计算分析说明物体A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状态;
(2)物体A所受浮力的大小;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022-06-02更新 | 12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力学、物理方法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多选题
3
填空题
1
实验题
6
简答题
1
科普阅读题
1
计算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热学
2
电磁学
3
光学
4
声学
5
力学
6
物理方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20.65了解各种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
30.9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现象  用光的反射解释倒影  自然现象中光的折射规律  筷子在水中的弯折
40.85探究声音的产生  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与能量  从声源处减弱
50.94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60.65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70.85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80.85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90.65惯性的概念  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  不同参照物下描述运动
100.85磁感线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  奥斯特实验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的原理以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10.6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的物距与像距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规律
120.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导体的电阻、电流及电压  动态电路中电功率的最值问题
二、多选题
130.85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内能的概念,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用水的比热容大解释内陆沿海温差大的现象
140.85P=Fv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单摆和滚摆运动时的能量变化情况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50.65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滑轮组承重绳子段数与绳端拉力、移动距离的关系  功的计算和估算  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三、填空题
160.8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读数和数据记录  电能表的作用和读数
四、实验题
170.65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180.85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电路图  电磁感应的原理以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90.65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控制变量法
20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210.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结论和数据处理
220.4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电阻测灯泡的电功率
五、简答题
230.65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六、科普阅读题
240.65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电磁波的应用
七、计算题
250.65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导体的电阻、电流及电压  焦耳定律的公式及简单应用
260.65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