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杨公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期末 2022-01-09 24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 创建卫生文明城,人人争当环卫工。以下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发放宣传材料B.清扫地上树叶
C.酒精杀菌消毒D.水车喷洒路面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绿色生活”是一种能源、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随着丢弃旧电池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3. 运送烟花的车辆上需要张贴的标志
A.   B.   C.D.   
2021-10-24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元素周期表中某个格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NaB.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C.元素名称为钠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
2021-01-23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有关液体的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①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
2020-02-25更新 | 33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尔滨市69中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蜡烛成灰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分子很小
CH2O2、H2O的化学性质有差异物质组成不同
D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B.乙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C.点燃丙物质前需要验纯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8.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3OH)一氢气能源体系如图的研究。下列关于该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
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存和输送的瓶颈问题
C.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空隙变小
D.原位制氢过程指将CH3OH分解成H2和CO2
2021-08-25更新 | 945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9.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回归传统化学。得主利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脯氨酸()可以驱动不对称催化反应,所得产物具有不对称选择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脯氨酸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B.脯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C.脯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个数比为5:9D.脯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C.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2021-10-23更新 | 13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清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化合物微观模型B.原子结构模型
C.灭火方法D.空气组成
2022-01-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杨公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2. 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实验解释错误的是
A.实验I量筒中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B.实验Ⅱ集气瓶中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C.实验Ⅲ烧杯中水:作为反应物
D.实验IV烧杯中水:只为了提供热量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2021年的6月17日和10月16日,我国的“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先后入轨对接,将聂海胜、翟志刚等六名宇航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1)站内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组成基本一致,其中O2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
(2)站内O2的来源。
①主要来源是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②备用O2由分解高氯酸锂(LiClO4)获得,同时还生成氯化锂(LiCl)和氧气,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
(3)过滤器中的活性炭可除去有气味的物质,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性。
2022-01-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杨公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结合下列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
(3)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该从_________进入(选填“a”或“b”);
(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5)将装置A、C组合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容易(0.94)
15. 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完成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图: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 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图1中加热氯酸钾试管口向上倾斜的原因 ____________
(2)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检查气密性。/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时间短于步骤Ⅲ,木条很快复燃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_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与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均匀混到一起的目的 _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 _______和 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
(3)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
(4)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 _________℃。
2022-01-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杨公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2022-01-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杨公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化学实验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4,6,7,8,9,10,11
5
身边的化学物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绿色化学单选题
30.94与爆炸和燃烧有关图标的辨认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单选题
40.94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50.85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6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7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方程式含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甲烷的燃烧单选题
8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氢能源的优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单选题
9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10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110.85原子结构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12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活性炭的吸附性  电解水原理填空题
150.94根据碱的性质推断其他物质的性质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万用瓶的使用
160.65氯酸钾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  对比实验
四、计算题
170.65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