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江北区鲁能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重庆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1-14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023-10-07更新 | 109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有氮气,查阅资料发现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B.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的证据: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更旺
C.将少量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D.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有白烟产生,该白烟能被点燃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液氧
C.稀有气体、嘉陵江水D.酱香拿铁咖啡、红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9. 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B.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C.如图“”表示的是氧原子D.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A.
B.
C.
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D.空气质量日报中所列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方法错误的是
A.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B.氮气和二氧化碳:能否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双氧水和蒸馏水,分别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KMnO4和KClO3:根据颜色不同加以区分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3. 小鲁同学梳理的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的笔记,找出正确的一项
A.因为氧气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潜水
B.红砖粉末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催化剂
C.加热KMnO4和KClO3的混合物,产生O2又多又快,则KMnO4是KClO3的催化剂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须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14. 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A.   B.   C.   D.   
2022-11-13更新 | 443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