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16-06-22 2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的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图片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B. 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 菜刀生锈
2020-09-30更新 | 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两会时“实名制”矿泉水亮相,服务员们“沏茶倒水”的场景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为每名委员提供一瓶矿泉水,且每瓶矿泉水上还贴有委员名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属于溶液
B.水是人体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
C.矿泉水中的矿物质钙、锌、铁、硒都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D.灌装矿泉水的塑料瓶子由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2016-11-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3.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   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B.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C.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D.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2016-06-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受热后熔化
D.镁条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发烫
2016-11-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7﹕32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反应物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7. 专家指出,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生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C18H34O2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
B.C18H34O2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9:17:1
C.C18H34O2是有机物
D.一个C18H34O2分子由54个电子构成
2016-11-28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第三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B.用润湿的pH试纸区别CO2和NH3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Fe和CuSO4的固体混合物
2016-11-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
AKCl固体(KClO3MnO2,H2O加热后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H2(HCl)Na2CO3溶液、浓H2SO4吸收、干燥
CKNO3固体(KOH)H2O、CuSO4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CaCl2溶液(HCl)过量的CaO过滤
A.AB.BC.CD.D
2016-06-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20℃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碳酸钠溶液
C.3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相等
D.40℃时,25.0g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要得到较纯净的碳酸钠晶体,至少得用50.0水溶解,再进行结晶、过滤等操作
2016-11-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的头脑更聪明。以下有错误的一组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
①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②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③石墨很软——可作电极
①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②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③假盐中毒——由NaNO2引起
C.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
①缺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
②缺碘——易甲状腺肿大缺
③锌—易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①食品干燥剂——常用CaO
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③使煤燃烧更旺——把煤作成蜂窝状
A.AB.BC.CD.D
2016-06-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2. 某化学小组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 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2021-07-17更新 | 27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云南省昆明市三中、滇池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3. 向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2019-04-28更新 | 38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金溪一中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4.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XYZW
反应前质量/g103900
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019-01-30更新 | 1248次组卷 | 87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困难(0.15)
15.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一定含有CaCO3
B.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OH)2,一定不含有Na2SO4
C.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中至少有3种固体
D.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的组成可有5种情况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1)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 ②生理盐水 ③胃酸过多 ④发酵粉中的小苏打。请用H、C、O、Na、Cl四种常见的元素,写出其中的化学式:①中的“氧”____________;②中的“盐” _________③中的“酸”________;④中的小苏打_________   
(2)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栽培绿叶菜营养液配方。
肥料成份名称
用量(毫克∕升)
硝酸钙
1260
硫酸钾
250
磷酸二氢钾
350
硫酸镁
537
硫酸铵
237
①化学肥料成份中属于复合肥的肥料名称是_____

②该营养液中存在的一种金属离子符号_______
③硫酸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④若在实验里配制20升该营养液,需要称取的硫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毫克。
2016-11-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四、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获得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 _____ ,用F装置收集氢气,导管口a应与 ______ (选填“b”或“c”)相连。
(4)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探究浓硫酸能否与Cu反应。结果实验现象相同——加热后铜片上有气泡,溶液逐渐变成了蓝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浓硫酸能与Cu反应。

请回答:
①同学们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有 ___________ ,后经验证没有另两种气体生成。
③在图1装置中,“蘸有浓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浓硫酸与Cu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8. 某工厂用CaSO4悬浊液、NH3和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1)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 ,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查阅溶解度曲线知(NH4)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那么提纯滤液以获得(NH4)2SO4晶体,必要的操作2中包含步骤有 ____________ 。
A.蒸干B.蒸发C.冷却结晶D.过滤
(4)上述生成流程中,有关NH3的作用及说明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
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
B.增大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
D.生产132g(NH4)2SO4,至少消耗34g NH3
2016-11-2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9.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
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 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2016-11-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六、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铁锈成分的探究
(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 ______ (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次要过程为:
写出Fe→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锈组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a.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b.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H2C2O4(草酸) CO+CO2+H2O
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 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 _________ (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
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 _________ g,x= _____________
④若缺少G装置,测得的m(FeCO3) 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x的值会 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炼铁过程的探究
1、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主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用CO还原Fe2O3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2、将上述300℃热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CO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D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a= ___________ (请列出计算过程)。
2016-11-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的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
选择题
14
填空与简答
3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的物质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6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二、选择题
20.65水的用途  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单选题
3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对比实验单选题
4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单选题
50.65微粒的共性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原子结构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60.65置换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70.6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氧化物的定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80.65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盐类参与的反应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单选题
90.85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单选题
100.65固体溶解度概念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110.65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单选题
120.85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单选题
130.4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140.8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分解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150.15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  常见物质的颜色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单选题
三、填空与简答
16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填空题
18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结晶分离混合物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流程题
19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新型材料填空题
四、实验题
17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氯酸钾制取氧气  气体制备综合考查
五、科学探究题
20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六、计算题
21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