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模拟题(二)
安徽 九年级 开学考试 2024-02-15 1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保护水资源,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
C.为使衣服洗得更干净,多使用含磷洗涤剂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D.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3. 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准实时观测数据2023年4月12日起向国内外试开放。构成太阳的两大元素是氢和氦,其中氦占,下列有关氦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氦的元素符号为B.氦原子的中子数为4
C.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氦气的化学式为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闻气味
2024-01-28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5. 《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B.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水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雾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下图是甲转化为戊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B.转化②中丙、丁的分子数比为1:1
C.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戊D.转化①②过程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氦气、水银、金刚石——单质B.煤炭、氢能、太阳能——清洁能源
C.SO2、CO2、PM2.5——大气污染物D.分子、原子、电子——构成物质的微粒
2024-02-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模拟题(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实验探究是研究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C.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D.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2024-02-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模拟题(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1:2
C.t3℃时,向50g水中加入50g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
D.P点表示甲、乙两物质t2℃时在溶解度相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铜丝可作为导线,所以铜具有导电性
C.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实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体现了中国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排放: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碳”吸收: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这三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当烟气流速相同时,脱除效果最好的吸收剂是______
(3)“碳”封存: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来吸收CO2。海洋封存会导致海水酸化,其原因是______
(4)“碳”利用: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4-02-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模拟题(二)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在实验室中,常采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且收集较干燥的气体,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为什么C装置不能制取氧气______
2024-02-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锦绣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模拟题(二)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易(0.85)
15. 芯片的制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高纯硅的流程。

查阅资料:“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
(1)流程中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硅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写出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在步骤⑤的制备过程中混入空气或氧气,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
(5)为了使资源综合利用,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6.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为课题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1)能利用碳的燃烧获得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
①描述木炭在氧气瓶中的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用此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写出你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2)能利用稀盐酸、稀硫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钠的组合制二氧化碳吗?
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_________
(4)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所示。

1

2

3

4

排水法

排空气法

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_________
(5)为进一步验证排水实验的可行性,利用图1装置,选择合适的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利用浓度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排出的浓度如图2所示。
   
①图1中水槽内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浓度先逐渐增加后稳定不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晶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将4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
稀硫酸质量/g50.060.0
烧杯内物质总质量/g89.8149.6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爱护水资源  绿色化学单选题
2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活性炭的吸附性  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30.94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40.85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连接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50.94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6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及描述单选题
7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80.65化学方程式含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9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单选题
10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110.65固体溶解度概念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120.65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填空题
15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四、科学探究题
160.6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五、计算题
17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计算混合物中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