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8 题号:19353265
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杰出化学家的贡献。
(1)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而且通过“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和氧化汞分解的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上述拉瓦锡的实验中,可用红磷代替汞但不能用木炭代替汞,其原因是______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①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1)中其中一个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
②如图所示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什么?______
   
(3)1860年,阿伏加德罗等提出的分子说得到了世界公认。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4)1869年,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原子核内含有质子数最多的元素是______,相同质量的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
   
(5)1942年,中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少量含有氯化钠的碳酸钠样品,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相似题推荐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1】水是生命之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获得生活用水。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杂质;“吸附池中选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自来水都具有一定的硬度,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热水瓶长时间使用后,瓶胆内整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选择厨房里的______________来浸泡去除。
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为了改善水质,可以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对天然水体没有影响
(2)①工业上常利用水和焦炭制取水煤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体现了焦炭具有_________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工业上利用水和甲烷进行催化重整制氢气,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甲→乙”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题39图-3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接通电源,观察到b侧石墨棒处的溶液变红,a侧石墨棒处颜色没有变化,停止通电。在处理U型管中反应液时,甲同学按图乙所示,从a管将溶液全部倒入烧杯中,烧杯中溶液变为无色;但若按照图丙所示,从b管将溶液全部倒入烧杯中,烧杯中溶液显浅红色。
【查阅资料】
材料一:Na2SO4溶于水解离成Na+,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和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和相等,溶液呈电中性。常温下Na2SO4溶液的pH=7。
材料二:电解水的过程中,正负极分别产生的H+和OH-个数比为1:1

①b侧石墨棒处溶液变红,说明在电解水的过程中,b侧溶液产生了碱性物质,猜测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测定出乙烧杯中溶液呈酸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若只提供蒸馏水,让图丙中的溶液红色消失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
2023-04-20更新 | 98次组卷
【推荐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甲烷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为炭黑和氢气,炭黑可用来制造高级油墨。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科研人员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用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制造甲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①上述反应过程用化学方程可表示为:
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
④纳米镍粒子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2)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如图中的______装置(填字母)。

(3)甲烷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进行该反应必须使甲烷处于特别的环境中,你认为此处所指的特别环境是______
(4)甲烷与氯气(Cl2)混合后在光照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常温下,CH3Cl是气体,CH2Cl2、CHCl3、CCl4都是液体。CCl4可用于灭火,其原因是______




A CCl4是液体
B CCl4含有 Cl 元素
C CCl4中碳元素已经是最高的+4价,最稳定
D 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5)把 CH3Cl 缓慢通入被加热的烧碱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为了验证该反应的存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a把一定量的CH3Cl缓慢通入被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中,无白色沉淀产生,CH3Cl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b把一定量CH3Cl缓慢通入被加热的烧碱溶液中,有少部分CH3Cl从溶液中逸出。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溶液温度降到接近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该实验第 a 步的目的是______
②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
③实验b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
(6)如图是用模型表示出来的甲烷燃烧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①反应过程中剩余气体为氧气;
②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③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④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⑤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7)在标准大气压下,在如图所示的1L容器中分别装满了氧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下列对于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分子个数相等;
②氧气的质量最大;
③甲烷的原子个数最多;
④二氧化碳的分子运动速度最快;
2021-04-08更新 | 311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3】空气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
(2) 若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图1中步骤②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中属于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上述微观示意图可以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图2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5)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呢?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H2O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B装置,加热, B中的现象是_______
③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152.4g
④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⑤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
2017-11-18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