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5135791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实现了我国航空领域的新突破。
(1)制造飞机大量使用铝锂合金、钛合金等合金,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飞机起飞升空时,机翼下方气流的流速比机翼上方的小,则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①先用砂纸把镁条打磨干净,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除去氧化膜,利于观察和直接反应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使金属具备一定的温度,易反应                                 
D.增强它的耐磨性
②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陶土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小红按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该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为
【实验探究】按照图2所示,取燃烧产物于烧坏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

【反思与交流】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远多于,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拓展延伸】验证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步骤①﹔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如图3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②: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步骤③: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Ⅰ.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
Ⅱ.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Ⅲ.2.40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全部固体质量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3.33g                           B.4.00g                           C.3.90g                           D.3.96g
2024-03-15更新 | 3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用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熟石灰处理硫酸废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08更新 | 134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1)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碳排放几乎为零。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__常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____。
A.大量燃烧煤炭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D.利用化学技术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

(4)“碳捕获”并封存被认为是目前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式。用足量的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捕捉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催化重整,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消碳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
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气体。
2023-12-07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