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庄浪县阳川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甘肃 八年级 期中 2022-04-01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时事热点、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有位诗人说过:“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长江、黄河的浪花……”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个人与社会无关B.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C.个人是社会的保障D.个人离开社会生存得更好
2021-10-28更新 | 27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中央文明办官网2020年11月10日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山东济宁入选。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是(     
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关心社会的表现,属于亲社会行为   
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只要读好书就能为国家作贡献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亲社会行为是在风雨声中养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移动图书馆开通后,读者可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网站,检索查询图书馆纸本资源,下载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等。这说明(     
A.网络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B.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
C.网络让生活更加枯燥乏味D.网络是把双刃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学生因沉迷网络导致悲剧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家长训斥从4楼跳下;17岁少年在家疯狂打游戏诱发脑梗险些丧命,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①不要赌气冲动,珍爱自己生命   ②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③培养自立能力,拒绝家长监督   ④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以前,消费者购物需要到现场去“货比三家”,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地浏览世界各地的商店;轻点鼠标,购买的东西就会送到家门口。这一变化突出反映了        
A.网络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
B.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C.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学习方式
D.工业化的推动,引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你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米线”? “一米线”就是银行在距营业柜台或窗口一米处画线,并在一旁挂牌,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遵循“一米线”规则,是(     
①尊重个人隐私的要求       ②维护公共秩序的需要
③自身文明素养的表现       ④杜绝无序状态的策略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如今,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较全面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
③社会生活中, 自由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 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自由离不开规则,规则也离不开自由,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10-28更新 | 807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丰城市孺子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诚信做人,一诺千金                  ④自尊自信,敢于竞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11-14更新 | 114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电子屏上滚动着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说明了(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受到尊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能避免一切纠纷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某地启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学术造假和职业道德缺失将“一票否决”。这表明诚信(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C.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D.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