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广东 八年级 期中 2023-12-26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权利义务、青春时光、友谊的天空、走进社会生活、生命的思考、在集体中成长、维护国家利益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B.C.D.
2023-12-19更新 | 2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片段一:张三开车闯红灯。片段二: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乙丧失了劳动能力。片段三: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片段四:王某捡到了乙张某的手机拒不归还。以上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2022-09-27更新 | 501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法律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法律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C.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法律可以彻底解决不正之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关于“为什么要守法”,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看法能体现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尊崇的是(     
A.甲:我守法,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守法B.乙: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受到法律惩罚
C.丙:我守法,是因为违法会带来很多麻烦D.丁: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至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这警示我们(     
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
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D.犯罪危害要认清,远离犯罪助成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法律课堂上,小秦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探究。

案例再现
在某次国家考试中,湖北省公安机关在一所大学附近的酒店中,将正在通过无线电设备发送答案的王某当场抓获。一举捣毁了5个考试舞弊团伙。本案涉案考生600多人。
法律链接
《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八十四条新增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依:“舞弊团伙行为恶劣,受到了刑罚处罚。”
B.小宪:“舞弊团伙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小治:“舞弊团伙的行为侵犯了考生的财产权。”
D.小国:“作弊考生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从中得到的启发是(       
A.要为人正直,乐于助人B.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D.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诚实守信无小事,提高修养魅力显B.文明有礼树新风,关爱他人显真情
C.尊老爱幼美德传,法定义务需履行D.“行己有耻”知荣辱,爱护公物展风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下列对许衡的言行认识错误的是(     
A.这是自律慎独的行为,说明他的规则意识、自我约束能力很强
B.这种行为值得学习,但无主之梨,口渴的时候也可以吃
C.他的朋友们要向他学习,增强自律和规则意识
D.我们也要学习他的自律,在生活学习中运用
2022-10-12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遵守社会规则-课时作业(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复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病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C.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
2023-11-06更新 | 92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1. “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产生“1+1>2”的效果。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衍生出网上商城,“互联网+传统通信”衍生出聊天软件。这说明(       
A.互联网彻底代替了传统行业B.勇于竞争有助于激发个人潜能
C.网络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D.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是格格不入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间声音;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之众共商国是;也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大众的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这意味着(     
A.网络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
B.网络成为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平台
C.网络反腐成为廉政建设最重要的利器
D.网络是人们言论自由的唯一平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22年7月5日,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云上艺术节)开幕。在屏上欣赏晋剧戏曲、在指尖遍览三晋文物、在网端回溯国宝记忆,文化正从“云”端“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一现象表明(     
A.网络促进社会生产新变革
B.“云”端文化可以代替线下文化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人类进入了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2022年,我国治理“饭圈”乱象治理升级:限制未成年人投票打榜,明确明星粉丝团、后援会等线上活动不得影响未成年人正常学习、休息,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各种线上集会等。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是因为(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网络乱象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C.未成年人是造成“饭圈”乱象的主体D.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更迅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5.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合成作战平台,在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国家反诈中心共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200余亿元人民币,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成功避免2800余万名民众受骗。从中我们感悟到(       
①网络时代,网络带给我们丰富便利的同时,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
②网络时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增强防范意识
③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推广,有力的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权
④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就完全可以避免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6. 下列中学生的行为及对此作出的点评都正确的是(       
A.学习之余,小婷喜欢钻进厨房,自己动手做点烘焙——这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
B.小勇的小发明在校园科技节上获得了一等奖,为班级赢得了荣誉——集体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C.小敏边上网课边偷偷地给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刷礼物——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
D.小冬积极配合社区工作,按照要求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这是遵守规则、珍爱生命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下面是某社区张贴的“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服务招募通知。

招募“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通知


值守地点:社区垃圾桶旁。
招募对象:社区中学生。
值守时间:周六、周日早7:00一晚7:00
岗位描述:1.看桶:开展“桶边”宣传。
2.守桶:开展“桶边”指导。
3.护桶:开展“桶边”清洁。
同学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这种志愿活动一般都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②在值守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志愿活动,既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也是一种学习
④参与值守活动时,出于卫生的考虑,我只会做看桶和守桶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牺牲
2023-10-25更新 | 64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下面图片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       
A.感受社会的变化B.关心社会发展
C.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D.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国庆期间,爸爸带着小明去农村奶奶家帮助收割玉米;到建筑工地帮助叔叔运送砖瓦;走进滩涂感受风能开发……如果要对小明上述国庆活动拟一个合适的题目,那么你将推荐的选项是(     
A.在社会课堂中成长B.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
C.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强国之路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21. 材料一   感受网络,合理利用。手机APP成市民的得力助手,足不出户尽享生活便利;“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渐进入百姓生活中;鸿星尔克直播销售突破1亿;5G智慧博物馆,让人民群众在文化遗产的空间中漫游;天宫课堂开课,让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师生同步收看太空授课;“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中,网民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材料二   生活需要参与,社会需要关爱。“面对社会,请不要背过脸去”,不能让我们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在生活中,我们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材料三


材料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下面是一位爱好网络的同学所做的“2021年与网络相关的热词盘点”的部分内容,请你一起品读。

热词盘点1云端青年——指那些热衷于拥抱线上服务,乐于享受云端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云端青年”热,折射出当下人们的个人数据日益丰富、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互联来完成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生活方式。

热词盘点2网抑云——因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经常出现大量消极评论,如颓废卖惨、暴力留言,甚至有一些网络谣言。故被网友戏称“网抑云”,这样的戏称也是大家回怼网络负能量,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生动体现。

热词盘点3上网课——指学生在家通过网络在线视频直播中听课的学习方式。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众多学生通过在家上网课,实现“停课不停学”,但上网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人在网课,心在网游”;更有因私自充值、巨额打赏引起的纠纷甚至极端事件发生。

材料五   16岁的小强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材料六   重庆”豆浆哥“巫大永生意很红火,老主顾都知道他有“规矩”:从不偷工减料,从不自己收钱,顾客把钱丢进竹筐里,全靠顾客自己给钱;遇到老人、小孩还免费。这一独特的经营方式,让巫大永拥有很多回头客。

材料七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改变世界。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材料三中哪几幅图体现的是亲社会行为?“面对杜会,请不要背过脸去”,图中亲社会行为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益处是什么?
(3)请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热词盘点内容的理解。
(4)材料五中小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5)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谈材料五中小强从一个优秀学生变成一个罪犯的事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结合材料,运用诚实守信的知识,说说为什么“豆浆哥”拥有很多回头客。
(7)阅读材料七,有人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是对学生自由的限制,请你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辨析。
2023-1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权利义务、青春时光、友谊的天空、走进社会生活、生命的思考、在集体中成长、维护国家利益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分析说明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遵守社会规则
1,2,3,4,5,6,7,8,9,16,21
2
理解权利义务
3
青春时光
4
友谊的天空
5
走进社会生活
6
生命的思考
7
在集体中成长
8
维护国家利益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种类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刑罚的定义和种类  依法求助的途径单题
20.65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单题
30.8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单题
40.65遵章守法 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单题
50.94预防犯罪的要求单题
60.85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受教育权单题
70.85诚信的重要性单题
80.85行己有耻的内涵及要求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  践行诚信的要求单题
90.85自觉遵守规则单题
100.65网络交往要注意的问题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110.94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单题
120.8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单题
130.6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单题
140.94网络的负面影响单题
150.94网络的负面影响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160.94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要求  网络的负面影响  自觉遵守规则  劳动的作用及尊重劳动者单题
170.6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单题
180.85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单题
190.6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单题
200.85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延展性单题
二、分析说明题
210.6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  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