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青春时光 > 青春的证明 > 青春有格 > 行己有耻的内涵及要求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85 题号:10620270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人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       
A.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B.学问高深,没有人能超越他
C.没有自信,缺乏独立思考D.视野狭隘,不能拓展志向
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市在新闻媒体开辟“曝光台”“我投诉”等栏目,公开曝光违章车辆,评选20种不文明行为,针砭违反公德的行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做人不可以有耻辱之心       ②做人要知廉耻,懂荣辱
③知耻就会失去面子             ④引导人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1-18更新 | 2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在行动中对我们的约束体现在(     
A.审查愿望B.拒绝诱惑C.监督调节D.反思效果
2024-06-08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名言符合“止于至善”精神追求的有(       
①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④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8-05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