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0782967
【知礼明德践行文明】

材料一   近日,北京某小区一名快递员,在派送过程中与一辆小轿车发生轻微碰撞。轿车车主下车后连抽快递员数记耳光,并且辱骂该快递员。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平等尊重普通劳动者,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二   近年来,铜陵市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市委宣传部号召市民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铜陵人。旨在深化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材料三   2023年以来,安徽全省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全省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16万人,破获案件2.45万余起,有力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1)阅读材料一,谈谈青少年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2)阅读材料二,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铜陵人”?
(3)请从合理利用网络的角度,谈谈材料三带给你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遵守社会规则,善用法律】

片段一   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围绕“未成年人与网络”某校组织了系列活动,八年级一班在出黑板报时搜集了以下信息:

材料一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指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未成年人用网的风险意识普遍不足,网络素养教育滞后于未成年人用网的现实需求;部分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持续,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材料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要求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违反本条例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伞。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八年级一班还组织了《健康文明上网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假设你是一班的学生,请你围绕这一主题写一份发言提纲。

片段二   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区内发生一起两岁女童被未拴绳狗咬伤事件

法律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3)请结合法律链接内容和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

10月17日警方对涉事犬主人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唐某的经历给我们哪些警示?
2023-12-31更新 | 6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调研活动主题:铸牢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防火墙”。

【调研背景】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网络已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

为进一步统计本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需要设计调查问卷。

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你每周使用网络的天数是多少?

1.A1.7天B.4﹣6天C.1﹣3天D.不使用

2.……

(1)结合主题,仿照示例,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发现问题】

案例一   邓某在未取得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从他人处购买近百万条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并自行组织搭建、运营涉案平台,注册平台的卖家共200余人,非法买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95万余条。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的规定,判处邓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案例二   原告张某10岁的女儿,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手机,在被告诱导下通过原告账户分4次共支付给被告5949.87元,遂诉至法院请求被告返还钱款。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判令被告返还原告5949.87元。


(2)任选一个案例,说明其中涉及哪种违法行为,并简述理由。

【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但部分未成年人仍会想方设法绕过限制,对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提出对策】

材料一   法律利剑回应社会发展需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一大亮点是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衔接,明确违反条例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

材料二   从源头避免用网误区,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控能力,自觉养成规范用网、安全用网、文明用网习惯。同时,提升自护技能。


(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铸牢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防火墙”。
2024-01-22更新 | 6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87.4%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其中,会在网上做作业的未成年网民占比最高,达到45.5%;其次为在线答疑,占比为39.8%;通过互联网复习学过的知识和背单词的未成年网民占比也均超过35%。

材料二   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而30.3%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网络不良信息就像一只“黑手”,成为威胁青少年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一个重要知识点?
(2)材料二中的“不良信息”还会带来哪些危害?
(3)为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请你为同学们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019-11-11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