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山西 九年级 二模 2023-05-27 1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宜侯矢(cè)簋于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0余字,铭文大意为周康王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作器者矢原为虞侯,改封为宜侯。这些铭文能有助于我们了解(       
   
宜侯矢簋铭文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5-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他采取了“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的经济政策,确定了“偃革兴文,有德施恩,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总方针,网罗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文人组成的“文治”核心,因此他在位时期的局面被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所云:“宋代士阶层(文人士大夫)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宋代时期科举制度发展
C.宋代社会风气包容开放D.宋代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2023-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明代北京城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都能各得其所、秩序井然,且布局均衡、中轴对称。据此可推断当时统治者的政治追求是(       
A.经济繁荣发达B.领土完整统一C.社会和谐有序D.皇权至高无上
2023-05-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       
A.以农为本的思想B.以和为贵的品质
C.勤俭节约的美德D.闭关锁国的政策
2023-05-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根据右侧书籍目录的内容可以推断出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惨痛的平壤之败
悲壮的黄海大战
屈辱的乞和之路
薄海惊心的伤痛
不能割舍的京师
轻于一掷的台湾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3-05-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构建知识图谱能够使历史知识清晰明了。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内容整理的知识树,其内容是关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23-05-2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这次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分析了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工作重心转移的初步尝试。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023-05-25更新 | 10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文化部提出在“九五”期间至二十世纪末,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扩建(改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军营文化中心、俱乐部、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儿童文化园、工人文化宫、林业工人乐园、农牧场俱乐部等设施。材料说明(       
A.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B.国家充分发挥少数地区经济优势
C.国家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D.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有其独特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他们热衷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于有能力的人们会受益于古人的智慧,从而了解并改造世界充满了很强的信心。他们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结合起来,以其强有力的结合去摆脱中世纪的观念。这说明(       
A.文艺复兴目的在于复兴希腊罗马文化
B.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文化摆脱神学束缚
C.文艺复兴直接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开始
D.文艺复兴运动大大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2023-05-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同群众结成了政治联盟,因而法国革命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从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开始,仅用了5年时间,法国便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共和制资产阶级政权。材料说明法国大革命成功的原因是(       
A.封建制度腐朽B.发动人民群众C.得到外部援助D.启蒙运动推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向亚洲好些国家拼命地进行侵略,由于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殖民者的整套侵略计划被打乱了,军事力量被削弱了。结果,这个凶狠的敌人在亚洲的侵略脚步被迫放慢下来。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支援了亚洲其他国家斗争
C.鼓舞了印度人民的斗志D.加剧了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据此推断材料中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亚历山大二世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有人甚至称这一次改革是法国大革命后的又一伟大社会运动。解放者这个称号,也被人送给亚历山大二世,国家也度过这艰难的阶段,走向更新、更强大的时代

美国南北战争死亡逾60万人,战争虽然惨烈但却成就了一个美国。北方胜利象征着一个共和、民主的国家诞生。战后美国迈向社会整合、技术进步、经济发达的国家道路上成长

A.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B.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选择题-题组 | 适中(0.65)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李老师设计了探三晋历史·品家乡文化的探究活动。请完成以下小题。

14.古村镇曾经如繁星般散落在中华大地上。一组同学以网上查阅为研究方法,他们收集到从2003年起,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而目前山西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达到30个,数量居全国之首。以下是他们摘录的部分古村镇,从中能够推断出(       
▲太原市:石头堆砌的千年迷宫——店头村
▲大同市:北方边塞重镇——新平堡
▲阳泉市:北国江南、水上人家——娘子关镇   现代才女石评梅故居——小河村
隐藏在繁华都市中的古村落——大阳泉村
▲晋城市:康熙皇帝老师故里——皇城村       固若金汤“蜂窝城”——郭峪村
天官故里——上庄村       袖珍古城砥泊城——润城镇
▲忻州市:古村落的奇葩“悬空村”——王化沟
▲吕梁市: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镇       立体实景山水画卷——西湾村
▲晋中市:“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静升镇
▲临汾市:黄土高原山地民居经典村落——师家沟   千年县城“标本”一汾城
▲运城市:文物古迹遍地的古村——光村   慈善世家李氏家族聚居地——阎景村
A.山西重视对古村古镇的保护B.山西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
C.山西的古建筑博采中西之长D.山西古村镇数量是全国之首
15.山西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的自觉。二组同学以阅读书籍为探究方法。以下是他们在阅读书籍时收集到的文物资料,据此推断与该文物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这是一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会徽,图案中间写有“牺牲救国”四个大字,是国家一级文物。1936年9月18日,山西牺盟会在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成立。1937年9月27日至30日,在山西国民师范大礼堂召开了牺盟全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从全省各地来到太原参加会议的代表300余人,都佩戴着这样的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激励着数万牺盟会会员前仆后继,殊死抗敌。

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2023-05-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任选四大发明之一,简述其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图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图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                                                                                   图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布局图
(2)【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分别指出下列材料中的制度有何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原则和国家学说,结合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正确结合起来的一个创举,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无比的优越性。

——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

英国先贤们在考量当时的社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采取了和缓的方式打破王权的专制,树立了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了著名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为英国以后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刘婷婷《英国崛起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动因探析》


(3)【道路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引擎。根据下列图文信息,指出中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并概括其成功的共同经验。
      
图三 中国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四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
2023-05-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商业贸易较之春秋战国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秦始皇统一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因此,秦代的商业广告宣传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在官府的管理下有了统一规定和要求。

——杨海军《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1)写出材料一中秦代商业广告宣传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利用新兴媒体广告等作为舆论传播的手段,来贯彻、实施新制度、新政策以启蒙民众。这一时期广告媒体最显著的就是报纸事业的大量出现,日本现代广告在新的社会和经济土壤中萌芽并成长起来,由此进入了现代广告的发展阶段。18717月政府又公布了新的新闻条例,开头即是报纸应以在知识上给人类以启发为目的而开启人民的知识,就是要打破顽固狭隘的思想,担任文明开化的先导

——摘编自秦臻《中外广告简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这一时期广告的特点,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49—1952年底我国广告业的整顿和恢复时期,为人民广播广告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953—1956我国对广告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那些分散的各自经营的广告行业被改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私合营的广告公司
1979—1986中国传统广告的复苏期,中国广告业突破了当时人们对广告的偏见,形成了最基础的广告市场,并开始引进国外广告的先进理论
1992年以来现代广告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广告市场开始步入繁荣时代。在中国广告探索现代模式的过程中,邓小平的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对中国广告的影响深刻而长远

——整理自杨海军《中外广告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梳理我国广告业发展的历程。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人口迁移是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在经济层面运用机械的力量来取代传统的手工劳动,使近代中国社会产生新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需要。在此情形下,留学欧美学生的派出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转轨的需要;19世纪90年代,中国人学习的视点在急速地向日本转移,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成为救亡图存的途径,推动了留学日本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吴汉全、王中平《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7世纪初,西半球的财富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并为之神往。英国的商人们,为增殖金银和扩大工商业活动所驱使,乐意和渴望开发新世界的财富,极大地唤起了英国人前往北美的热情……17501850年期间,英国人口增长了近两倍。人口的分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从18世纪初的70%下降到1851年的50.2%,城市的人口比例迅速增加。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移民的措施。1862年,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该法案实质上是一部极其重要的鼓励移民的法律,推动了美国中东部普通民众向西部迁徙,同时也吸引着怀揣美国梦的欧洲人移民美国。1864年,美国政府又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

——许国林《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内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留学目的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人口迁移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性。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移民政策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2023-05-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9. 民生问题历来都是国家、社会和公众十分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张老师以“增进民生福祉,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活动。

任务一   【民生思想闪耀光芒】

(1)一组同学收集和分享了中外思想家的名言警句,请从民生的角度解读老子思想蕴含的智慧,简述孙中山为践行其民生思想所作出的努力。
圣人(执政者)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一国之内,人民的一切幸福都是以政治问题为依归的。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要解决民生问题,先从政治上来着手”。

—《孙中山选集》

任务二   【民生方案彰显智慧】

(2)习总书记常常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而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策或制度的依托。三组同学搜集了如下制度和政策,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角度,以“制度或政策赋能民生福祉”为题写一篇150左右的宣讲稿。
制度保障民生:科举考试制度社会保障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改善民生:休养生息政策新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2024-04-07更新 | 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分封制单题
20.85贞观之治单题
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40.65北京城单题
5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6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7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80.85中共八大的召开单题
90.85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单题
100.65文艺复兴的兴起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10.65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单题
120.65印度民族大起义单题
130.65南北战争的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14-15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题组
二、综合题
16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17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南方谈话  日本明治维新
180.65洋务运动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经过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南北战争的影响
190.4老子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