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三模 2023-06-28 2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诸子百家“其言相殊,辟犹水火”后,不忘加上一句“相灭亦相生”。这说明(     
A.道家学派借鉴了儒家的教育思想B.各学派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C.各学派思想一致,政治观点不同D.墨家学说对其他学派有深刻影响
2023-06-05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对于秦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态,有以下两种学术观点。由此可知(       
学说概述
天圆地方学说秦半两钱是中国古代对宇宙的天圆地方说在货币形制上的表现,象征秦朝货币通用于天下各地
铸造工艺说圆钱中的方孔是便于铸造工匠在钱币铸成后,用一方木穿于多枚钱币孔中锉磨,打平圆钱的毛边残铜
A.历史解释应围绕史料形成时代展开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C.综合不同的历史解释即可获知真相D.史料真伪的鉴别需要依靠科技进步
2023-06-1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思维导图的主题应是(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中华民族大交融
C.地方行政制度变迁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3-05-26更新 | 51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1919一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国民大革命的进行C.新文化运动的结束D.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59年,包钢试炼出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这是包钢稀土产业发展的开始,也是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开端。取得这项成就的背景是
A.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B.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施调整国民经济方针
2021-02-22更新 | 47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每个人重整行装、卯足干劲、加油努力之年。历史是一种传承,70年前中国在经济方面(     
A.实施一五计划B.经济体制改革
C.完成土地改革D.完成三大改造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法者,治之端也”。下列关于法律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罗马民法大全》——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权利法案》——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某历史学习公众号推送了学习资源包(如下),请判断该学习主题是(     
①人物传记:《玻利瓦尔——流芳百世的南美解放者》②电影:《甘地》
③论文:《非洲民族独立国家的涌现》④纪念品:巴拿马运河纪念币
A.亚非拉国家的斗争B.工业化国家的变化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D.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2023-06-05更新 | 54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障碍。由此材料可知(       
A.环境污染与生态灾难日益严重B.两极格局依然威胁国际安全
C.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和阻碍D.政治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中医文化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医东传

成书时间

作者

书名

内容出处

779

和气广世

《药经太素》

大量引用唐朝《新修本草》

808

安倍真直出云广贞

《大同类聚方》

大量引用《唐本草》的药方

859

菅原岑嗣

物部广泉

《金兰方》

在唐朝孙思邈《千金方》的基础上,增加70多个药方

918

深根辅仁

《本草和名》

集引《唐本草》和唐代以前本草类医著三十余部

——据【日】藤原佐世《目本国见在书目录》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日本医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医东传”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北宋初年,阿拉伯药物大量出口到中国,计有100来种,阿拉伯人的“吹鼻术”(将药末吹入鼻子)成为中原流行的一种治疗手段。……元代,阿拉伯医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273年春,秘书监收集了多种伊斯兰医学书籍,据此编撰《回回药方》,并设置“回回药物院”等机构研究和推广阿拉伯医学……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很推崇中国医学,他所著的《医典》广泛收录中国药物,还采用了针灸、泥疗、汗蒸法;在诊断方面,他很注意切脉,将脉搏区别为48种。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的医学深入了西方。

——【英】K·特拉维斯《伊斯兰医学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的医学交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明清的医家多出自医学世家,或父子相继,或翁婿相传,这种依靠长期经验积累和专门化的世袭传承,推动了医学专门化,但也造成了极深的门户观念,阻断了区域间的医学交流……明清两代倡导儒学,大批科场失意士人由信入医,医家受到八股取士影响,多喜翻阅前代医案,墨守成规,少有创新……明清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中断,与他国的医学交流逐渐沉寂,医家多转而埋首旧籍,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徐振华《明清时期的医者与医学世家研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两代医学发展的新变化。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外医学交流的整体趋势。
2023-06-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民生问题历来都是国家、社会和公众十分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人民的一切幸福都是以政治问题为依归的。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要解决民生问题,先从政治上来着手”。

——《孙中山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民生的角度简述孙中山为践行其民生思想所作出的努力。

材料二   下图为关于民生工程的图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工程是如何改善民生的。

材料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习近平


(3)保障和政善民生需要政策或制度的依托。结合给出的制度和政策,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角度,以“制度或政策赋能民生福祉”为题写一篇直讲稿。
制度保障民生:科举考试制度     社会保障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改善民生:休养生息政策     新经济政策     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2023-06-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后……成为孕育欧洲文明新因素的摇篮。中世纪城市培育和发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并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为近代文明孕育了哪些新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因素的出现使中世纪欧洲城市在政治方面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二   明治新政后,日本确立了殖产兴业的现代化大政方针,废除了限制职业选择、流动和居住等自由的各项封建制度以及士农工商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变为可能。将普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制推行学制令,为保持较高的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谭炳才、李娜《美英日三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特点及对广东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手段。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2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30.4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行省制度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40.8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5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60.6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单题
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80.8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90.4拉美独立运动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兴起  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斗争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单题
10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110.4遣唐使  鉴真东渡  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20.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30.65西欧城市的兴起  日本明治维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