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23-09-23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北京人遗址(     
A.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B.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D.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是我国境内已知的著名原始人。我们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依靠(     
A.神话传说B.考古发掘C.史书记载D.学者推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发现舜很贤能,精于农耕,善于制作陶器,有领导才能,可以托付重任,临终前就把权力正式移交给了禹,而没传给无德无才的儿子。材料反映出(     
A.尧舜与黄帝在同一时代B.尧舜禹都是治水功臣
C.尧舜以世袭的方式传位D.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周初分封,除了都城附近的王畿之地由王朝的官吏直接统辖外,绝大部分地方都被分封给王室近亲以建立诸侯国。周王朝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政治形势B.加强中央集权
C.发展社会生产D.笼络宗亲、功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青铜器“何尊”。这说明中华文明(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B.中华文明一成不变
C.中华文明兼容并包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春秋时期山西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荀子曾这样评价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军队的战斗力:“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A.齐国B.晋国C.秦国D.赵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代表人物是(     
A.孟子B.老子C.韩非D.孔子
2023-08-11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贵,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B.刺史C.太尉D.御史大夫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大泽乡起义D.楚汉之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考古发现埋葬汉文帝的霸陵中,除了印章、陶俑之外还有一些车马器,金银等贵重物品很少。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汉文帝时期(     
A.皇权旁落B.勤俭治国C.诸侯强大D.经济衰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A.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党的二十大后,首都大型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冲锋号》在央视热播。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设置了专门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下列属于秦汉时期设置的监察职责的官职有(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丞相   ④刺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
2023-06-25更新 | 61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汉代时期,位于今新疆的精绝国物质生活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原产的丝绸、铜镜、漆器进入日常生活,木筷取代小刀成为主要食器。引起该变化的直接相关事件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B.佛教传入中国C.漠北战役的胜利D.文成公主入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据《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绵纸)。据此可推测(     
A.西汉时人们已经开始生产纸B.“赫蹄”即东汉的“蔡侯纸”
C.“赫蹄”的原材料是树皮、麻头D.只有宫廷才能使用“赫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7. 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A.完成了北方统一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C.改善了民族关系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
2023-06-29更新 | 82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比较分析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果对西晋和秦朝相比,它们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由于腐败而被少数民族所灭B.都结束分裂实现了短暂统一
C.其完成统一都只是历史偶然现象D.灭亡之后又都陷入长期分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统治者重视农业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A.洛阳B.长沙C.北平D.健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材料一:距今(2019年)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2)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这种房屋样式有何作用?
(3)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这种房屋样式有何作用?
(4)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结合材料,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

材料三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请你阅读材料一说出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写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国的国家名称。
(3)阅读材料三,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4)依据材料四,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吗?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秦国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使命?
(2)图1“秦朝的政治建制”的目的是什么?该“建制”中郡县制的实行,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2023-09-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4. 材料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出夏门行》

材料二 


   
(1)材料一是谁的诗句?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他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这个工具的名称是什么?用途是什么?
(3)魏、蜀、吴三国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北京人单题
20.65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30.65大禹治水、禅让制单题
40.65分封制单题
50.65青铜器 单题
60.65晋楚争霸单题
70.65商鞅变法单题
80.8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9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100.85陈胜吴广起义单题
11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120.65武帝的经济措施单题
13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武帝强化监察的措施单题
140.65光武中兴单题
15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160.65造纸术 单题
170.65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80.65秦朝的建立  西晋的兴亡单题
19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0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河姆渡人  半坡人
220.65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
230.65秦朝的建立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240.65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