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3-10-18 2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稳定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近代衰落开始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是从战乱动荡开始走向长治久安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抗日战争B.新中国成立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如下面能够反映1950年土地改革的(     
A.“水口工农打土豪分田地”标语
B.《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群众丈量土地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拥护
D.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集体劳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从1956年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探索。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属于这一时期工业成就的有(     
A.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B.建立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准确掌握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对 应不正确的是(     
序号历史史实历史结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B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彻底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当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的背景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C.农业合作化运动D.土地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961年,毛泽东主席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搞个实事求是年。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决策旨在(     
A.化解土地改革中的矛盾B.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
C.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D.解决国民经济的困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一奋斗目标基本实现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一五”计划期间
C.三大改造完成后D.中共八大召开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A.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B.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从点到面、从线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是(     
A.单层次B.全方位C.宽领域D.多层次
2023-05-24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在2000年、2001年扩充至西藏拉萨大昭寺与罗布林卡。这表明我国(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重视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C.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D.加快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2023-04-28更新 | 36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诸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篇,真实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盛况。为了确保香港分秒不差回归祖国怀抱,大陆的官员和军人,双方同心协力,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香港回归的历史任务。香港回归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音综《声生不息:宝季》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设置长沙主会场和台湾分会场,上线10天后,在各榜单上就拿下了10个热度,势如破竹地播放量破7亿。它用音乐,点燃所有共同的情感记忆,两岸人民纷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歌声响起的那一刻,海峡会变窄,陆地和岛屿会变宽,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两岸同胞的亲缘情缘文缘,两岸感情更加紧密相连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5.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它是(     
A.辽宁舰B.深圳舰C.昆明舰D.山东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23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指出,中法双方要相互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这说明中国坚持(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方针
C.“求同存异”方针D.四项基本原则
2024-05-11更新 | 1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1972年10月27日,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康康和兰兰降落日本机场,整个日本陷入了“轰动”中,东京都警方配备了警车开道和约100名警备人员,2000名记者也蜂拥而至。下列史实与此相关的是
A.熊猫经济价值受到追捧B.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C.熊猫消除中日民族隔阂D.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2022年5月30日是我国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下面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初衷的科技成果是(     
A.北斗导航系统B.导弹核武器C.发现青蒿素D.神舟五号飞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老百姓通过写信或发电报联系远方的亲朋好友;20世纪90年代,一些寻常百姓家安装了固定电话;21世纪,手机开始流行,到现在人手一部,可视频通话、可上网……这反映了(     
A.科技改变生活方式B.国家大力发展电信事业
C.人们思想观念转变D.科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新中国成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   1952-1957年我国部分工业产品年增长率

种类年增长率
31%
电力21%
14%
机械制造31%
铁路通车里程22%

材料三


   

材料四


1950-2020年中国民族自治区地方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并派出大批人员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70 年来,各民族地区开展多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兴建了大量学校、卫生机构及各种城镇基础设施;创作了大批优秀少数民族电影,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摘编自李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事业的成就与经验》
(1)结合所尝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所示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并列举这一事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并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如图所示场景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施?这一制度最早是在安徽省的哪一地区实行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民族政策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2023-10-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今日中国

材料三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一个民间团体,次年祖国大陆也成立了一个民间团体。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分别被哪个国家侵占?写出澳门回归祖国的具体时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材料中“一个原则”指什么?“一个共识”达成于哪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什么,各举一例说明?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二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大事件。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周恩来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材料二中“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年?
(4)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举例说明,不能重复材料中已经出现的事例。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外交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综合题 | 较难(0.4)
24. 探究问题。

材料一   落后就要挨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体会到缺乏科学技术的切肤之痛。1956年,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7年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第二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毛泽东在听汇报时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材料二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著名论断,首次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邓小平的决策下,中国把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确定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986年,邓小平亲自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以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中国高新技术及产业由此得以迅速发展,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新中国的科技创新历程》

(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时代重视科学技术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该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的例证。(试举一例即可)
(2)据材料二,归纳邓小平时代重视科学技术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一、二,概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具有怎样的内在关系。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请依据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和所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历史信息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辽宁舰                                          港珠澳大桥                                             “一带一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20.65土地改革单题
30.8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4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50.65大跃进单题
60.65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单题
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8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90.65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00.65土地改革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10.6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120.65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单题
130.6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14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150.94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单题
16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17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80.65中日建交单题
190.65青蒿素的发现单题
20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抗美援朝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220.6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
23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关系正常化
240.4863计划
三、论述题
250.65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