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陕西 七年级 期末 2024-01-28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距今约70至20万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骨耜
C.青铜器D.铁农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周朝分封了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建立诸侯国,如汉阳的随国、蓟的燕国、丹徒的宜国等,这些贵族还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这一举措(     
A.废除了王位世袭制B.扩大了统治范围
C.使西周走向了分裂D.实现了国家统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完成这一建设,必须首先做到教育公平。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孔子“教育公平”的是(       
A.“有教无类”B.注重德育
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作为秦始皇推广至全国的规范文字,它字形整齐,结构规范,字形线条细腻流畅,没有生硬的转折和突兀的变化,刚劲有力,十分优美,为书法家所青睐。这一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楷书C.隶书D.小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巨鹿之战、刘邦攻入咸阳、“楚汉之争”
B.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刘邦攻入咸阳、“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刘邦攻人咸阳、秦朝灭亡、“楚汉之争”
D.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刘邦攻入咸阳、“楚汉之争”、秦朝灭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其临终遗诏,“死者天地之理”,不必过哀,不许厚葬,不许动用车马和陈列兵器,治丧期尽量缩短。汉文帝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倡导(       
A.勤俭治国B.休养生息C.惩处贪污D.轻徭薄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这体现出当时(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皇帝昏庸乱象丛生
C.太后临朝外戚干政D.宦官受宠把持朝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送子天王图》(见下图)描绘了释迦牟尼(又称乔达摩·悉达多)降生的场景。释迦牟尼这一人物出自于(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24-01-22更新 | 2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时间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长平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晋惠帝昏庸无能
②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③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④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并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杜牧《润州二首》中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旷达”的南朝先后经历的朝代有(       
A.齐、楚、宋、梁B.宋、齐、梁、陈
C.宋、魏、吴、齐D.前秦、东晋、陈、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西安碑林的《集王圣教序碑》,传说由唐朝从民间征集书圣之字,集字成碑,成为后世学者临习的楷模。与此碑书法风格相同的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B.钟繇《宣示表》
C.顾恺之《洛神赋图》D.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在各国改革风潮的影响下,立志在社会的改革中要有所作为。据史书记载,商鞅四次见秦王,让秦孝公从开始时的不一顾,到后来和商鞅“语数日而不厌”,成为商鞅改革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虽然商鞅为改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可以说没有商鞅也就没有后来的大秦帝国。

——摘编自李清泉《商鞅改革的价值》

材料二:四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困难;那里又是鲜卑族保守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利于改革。而洛阳是著名古都,且为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水利枢纽。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商鞅变法中的军事措施。
(2)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材料二图片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商鞅和北魏孝文帝成功地推行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制度的实行,使得政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畅无阻,提高了行政效率,把全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且各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保障各级权力可以一统于皇帝本人。

——摘编自刘明辉(试论“一”政治思维对秦帝制初创之影响》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政治体制上,采取“郡”、“国”并存的折中办法。在规格和权力上,“封国”高于“郡县”。封国既有政治地位,也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欲望遂一天天提高,离心力逐日增加。

材料三:“大一统”思想虽然形成于先秦时期,但具体付诸实施则是秦汉时期,汉武帝将其用于指导构建“大一统”王朝的实践,实践的对象首先选择了改变与匈奴的关系……可以说,汉武帝构建“大一统”王朝的实践不仅奠定了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形成的基础,也积极推动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发展和最终形成。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


(1)根据材料一,简述实行郡县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郡的行政长官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王朝分封产生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时期在“改变与匈奴关系”方面的实践活动。根据材料三,简述汉武帝构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
综合题 | 较难(0.4)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公元前117年,汉武帝规定,招募盐户煮盐,资用自理,由官府供给煮盐用盆,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至于铁器的生产,则规定在产铁地区设立铁官,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利用收集废铁冶铸。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禁止私卖私铸。经过整顿,盐铁的产量和销售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时北方的混乱,引起了北方人民的外迁。他们或走辽西,或走陇右,但是最大量的还是渡江南徙。南渡的人道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民群。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图A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颁行的圆形方孔________钱。图B是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后,统一铸造的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的经济管理措施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末年人口迁徙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对南方地区产生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北京人单题
20.65分封制单题
30.65孔子单题
4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50.65陈胜吴广起义  巨鹿之战与秦灭亡  楚汉之争单题
6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70.65东汉衰败 单题
80.65佛教的传入及影响单题
90.65赤壁之战单题
100.65西晋的兴亡单题
110.85东晋与南朝单题
120.65书法艺术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4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王国问题的解决  陆上丝绸之路
150.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武帝的经济措施  江南开发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