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2-01 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 截止到2022年11月初,临沂市沂水县跋山遗址共清理出土石制品、骨牙角制品等5000余件,测年数据显示遗址中上部堆积年代为距今7万~5万年。其中石制品包括锤击、砸击石核,工具可见石球、石锤、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据此判断,该遗址属于(       
A.旧石器时代B.青铜时代C.新石器时代D.铁器时代
2023-05-16更新 | 63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量超过120吨,在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发现了残留的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由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渡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B.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西周遂公噩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A.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唯一途径
B.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
C.关于大禹的所有远古传说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D.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宋、鲁、魏、韩等氏是什么制度的体现(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历史上把商汤灭桀和武王伐纣称之为“汤武革命”,这里的“革命”的准确理解是(       
A.人民革命斗争B.带有社会性质变革的斗争
C.带有争霸性质D.推翻暴政统治的正义之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据学者统计,近几十年发现的甲骨文遗址除股墟(今河南安阳)以外另有25处,其分布情况见下表,商至周甲骨文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近几十年殷墟以外出土甲骨文地点分布表
省(市)河南山东北京陕西安徽湖北江西河北山西甘肃
出土点数量3处4处3处8处1处1处1处1处2处1处
所属时期商周商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商晚周西周西周新石器时代

——据宋镇豪《南靖殷墟甲骨回归感言》整理

A.文字体系逐渐成熟B.金文取代了甲骨文
C.周人统治范围扩大D.争霸战争持续不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在夏、商、周三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史学界称这一时期的文明为“青铜文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青铜器广泛用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B.青铜器的制作方法简单,能大批量生产
C.除了青铜器,其他行业成就很小
D.青铜器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国七雄战争不断B.商鞅变法的鼓励政策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国人暴动”的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多年努力,终于消除水患
B.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标志生产力水平提高
C.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D.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田氏取代
2023-12-08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任用贤臣管仲进行改革,国力更强……在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会上,周天子也派大臣与会……表明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得到巩固B.周朝中央集权加强
C.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D.周王室势力衰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经济发展B.增强东周实力
C.缓和社会矛盾D.以求富国强兵
2023-12-08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下面的地图。据此可知,他这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是(     
A.武王伐纣B.诸侯争霸C.战国七雄D.楚汉之争
2023-11-20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临泉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学习历史,要学会了解和归纳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则可以培养这方面能力。根据下图提供的课题,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6.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军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020-08-01更新 | 42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昌乐、临朐、青州、诸城、昌邑)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