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旬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陕西 七年级 期末 2024-02-07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元谋人能制作工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为正式记载的第一位上古帝王,并且《史记》把叙事时间上溯至炎黄时期。直到今天,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也是以炎黄时期为开端的。“炎黄”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他们(     
A.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在战争中曾经打败蚩尤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下列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夏一商一周B.夏一周一商C.商一周一夏D.周一商一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春秋以前,农业上主要采取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春秋以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逐渐形成。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耧车的发明以及使用B.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
C.周天子权威迅速下降D.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是(     
A.严明法度,禁止私斗B.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
A.促进了文化的传承B.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C.有利于文化的交流D.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增强。“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增加了赋税和徭役
③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描述的是(     
A.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B.东汉皇位争夺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的时间短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A国的建立者是曹操,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③吴国的建立者是孙权,他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④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局部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B.祖逖北伐C.七国之乱D.北击匈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当时人口众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成都B.咸阳C.大同D.建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这些成语有关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淝水之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中国历史上一直将“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汉武帝像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花样百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人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图A人物带领秦国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建立了秦朝,他首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地方行政制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______(地名),图B人物在位时采纳______(人名)的“推恩”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中图所示的是秦朝在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并指出汉武帝对待儒家的这一态度对儒学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旬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交流促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从他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迁都洛阳后,他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从服饰、语言、籍贯、姓氏、国家祭祀等方面,对拓跋鲜卑旧俗进行了全面变革……孝文帝改革是北方少数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典范,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彭丰文《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化气象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对拓跋鲜卑旧俗采取的变革措施。依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古代中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项水利工程的主体,是将岷江的水流分散,内江水引入灌县城南,用于灌溉。李冰又命人将卵石累叠在河床底部,使大堤得以建成,并能承受巨大洪水的冲击。工程建成后,极大改善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环境。

材料二



华佗像

在用纸以前,欧洲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羊皮。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三百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纸与造纸术的传入,则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他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创制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并且在数学方面的一项重大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还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项水利工程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示人物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在医学上的贡献。并指出东汉时期为造纸术的改进作出巨大贡献的宦官是谁。依据文字材料,指出中国造纸术外传对西方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他”的名字。他创制出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并写出他在数学方面的一项“领先世界近千年”的重大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北京人单题
20.85炎帝与黄帝单题
30.85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单题
40.65铁犁牛耕的使用单题
50.85商鞅变法单题
6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7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80.65东汉衰败 单题
90.6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00.65西晋的兴亡单题
110.65东晋与南朝单题
120.65淝水之战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王国问题的解决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14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张骞通西域  陆上丝绸之路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50.65都江堰  造纸术   华佗及医学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