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24-02-18 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考古学者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发现表明(     
A.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B.北京人过着集体、定居的生活
C.使用火改善了北京人的体质D.北京人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坐落在大河流域附近,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A.河道适宜航行,水上交通发达B.地形复杂险要,战略位置重要
C.自然环境优美,吸引早期居民D.水土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司马迁编撰《史记》时,以黄帝为中国历史的开篇,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这体现了(     
A.世袭制度的确立B.华夏文明的传承
C.中央集权的神圣D.儒家思想的推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文物“利簋”(见下图)是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此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该文物印证了历史上的(     
A.涿鹿之战B.夏朝建立C.商汤灭夏D.牧野之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兴盛于西周武王时期B.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C.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商人先将龟甲或兽骨刮削,然后用火灼烧,卜者根据正面出现裂纹的密度、方向等进行占卜,最后将经过写成卜辞,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备查。这一内容有助于了解(     
A.青铜器B.禅让制C.甲骨文D.造纸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的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对此叙述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B.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民族交融
C.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D.民族交融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列选项符合下图所示内容的是(     
A.这一时期周王室的统治稳固B.楚国始终处于最富强的地位
C.都以“尊王攘夷”发动战争D.图中七个国家势力比较强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当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还未建立的时候,社会流动性强,原来的规则平衡被破坏,人们已经不安于现状,纷纷为了自己阶层的利益发声。这里强调的是(     
A.春秋争霸的表现B.百家争鸣的背景
C.商鞅变法的结果D.百家争鸣的特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上述内容反映的是(     
A.秦始皇巩固统一B.统一文字对后世的影响
C.秦始皇统一六国D.中央集权制的重大意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框内容是秦朝时期的一段歌谣。人民发出如此感叹的根本原因是(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
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
昏庸是胡亥,统治更凶残。
A.对西周王朝的怀念B.秦朝统治十分残暴
C.农民赋税十分沉重D.分封制度引发混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表中秦始皇和汉武帝所推行的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人物秦始皇汉武帝
措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北击匈奴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官营;北击匈奴
A.促进经济交流B.消除地区差异
C.巩固国家统一D.抵御匈奴侵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有助于学习历史。下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文帝十二年:“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文帝十三年:“其除田之租税。”
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整理自班固《汉书》
A.休养生息政策的全部解读B.文帝景帝勤俭节约的表现
C.减免田租导致了七国之乱D.文帝和景帝减轻农民负担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汉代民间曾流行这样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篱(竹子编制的筐),不如一经。”这里的“经”可能是(     
A.道家书籍B.儒家经典C.法家典籍D.佛教经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