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争霸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043777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格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对“天下共主”的追求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3)从材料三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了什么制度?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材料一:


   
                                             
          
                                                                                                                      
   
                                                                                   
(1)把以上历史形势图按照时序排列:;并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二:秦汉大事年表(部分)

秦朝西汉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秦始皇开始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废除肉刑
秦始皇统一文字公元前158年汉景帝将田租减半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征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发50万军民戍南越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通西域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杀儒生公元前117年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
秦始皇建阿房宫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至少要选择三个史实)
参考示例:
观点:汉初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选择的史事: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废除肉刑、汉景帝将田租减半
论述: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使西汉初年经济得以恢复;汉文帝废除肉刑,以德化民,稳定了自己的统治;汉景帝将田租减半,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发展生产。
总结:总之,汉初几代统治者以民为本,励精图治,西汉社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2023-01-02更新 | 9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自秦统一后,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加强。西汉建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在长期交往中,人民之间交触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

——《中国古代史》(第5   上册)

材料三   五胡内迁指匈奴、鲜卑、羯、氏、羌等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春秋时期在怎样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据材料概括春秋争霸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写出西汉的建立者,举一例“西汉建立后,各族统治阶级之间有过战争”的史实。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体,并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3)材料三中的“五胡内迁”发生在什么时期?氏族和羌族迁入哪里?据材料三,概述“五胡内迁”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此后与“五胡内迁”影响相同的改革。
(4)综上所述,从春秋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3-03-09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图一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遭到破坏?图二中的韩、赵、魏三个国家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个国家分裂而来?图中B处发生的是什么战役?
(2)图一、图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说


(3)请写出图中①和④地点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的“先人”指的是谁?他第一次出使中亚的目的是什么?
(4)请说说这条“中西陆上交通”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汉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的?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示意图



(6)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哪里?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促进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巨大变化?
2020-05-21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