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3 题号:10612676
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都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   唐宋两个朝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文化高峰。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比较图一和图二,从中提取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信息。唐宋时期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文明是如何在“整合中创新”政治制度的?
2020·湖南长沙·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 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杜甫诗中描绘的是哪一皇帝在位时期的盛世?
(2)指出材料二中649 - 760年唐朝人口数呈现的变化趋势?并指出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则唐朝与当时的亚洲国家进行密切文化交往的史实。并说明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的关系?
2021-07-05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 率,增强了国家稳定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宋代时期)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是在文化万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万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万面。

——培根《新工具》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这种考试制度有何政治作用?唐朝时武则天对这一制度有何贡献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反映的是唐朝出现了哪两种新农具?这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对中国古代农耕发展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材料三中所说的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2020-08-10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的研究过程。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

序号

史实

       

主要外国使团入唐次数:阿拉伯帝国37次、越南24次、新罗26次、波斯26次、日本13次、天竺25次、东罗马7次、粟特的安国17次、粟特的石国21次、粟特的曹国8次、高丽7次、斯里兰卡5次

       

日本政府任命曾长期居留中国并熟知中国典章制度的高向玄等人为国博士,于646年至718年,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了古代天皇制度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唐太宗时增订完成了“十部东“,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舞融合了域外音乐和乐器,在长安有着压倒传统乐舞的优势

材料三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有学者估计,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他们身上你能学到哪些精神?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时中外交流的一个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促进唐朝时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
(4)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2024-03-30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