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10740147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的语句。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哪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设立了哪一机构?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 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材料四: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族等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了机构,管辖新疆广大地区。


(4)清朝在新疆设置行政机构有何重大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我国三个朝代的行政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摘编自许伴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整理自张传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讲略》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的制度名称?与图一、图二相比,图三中六部的职权有较大变化,这一变化与当时的哪一措施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而采取的政策。列举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军机处的职能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概括材料四的观点,并论述其合理性?
2021-07-12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材料三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重大改革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演变的实质。
2021-07-27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政治制度或促进或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二册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完善,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武则天是如何完善科举制度的?

材料二: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为“制其钱谷”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

材料三:至元十一年(公元1276年),赛典赤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中庆(昆明)。从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马曜《云南筒史》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管理地方的哪一行政制度?这一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材料四:皇帝“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明史》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统治者通过什么措施达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
2020-09-24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