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9 题号:1079405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8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853~1854 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8本港0,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建议朝廷“下诏鼓天下之气",...提出设"议郎”-职。 “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设"议郎",表面是备皇帝顾问,实际上是模仿西方议会政治。"议郎"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可以"随时请对,上驳诏书, 下达民词",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 并依据材料-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2)材料二与日本历史上的哪-改革有关?写出这一改革发生在哪一世纪?
(3)材料三反映出幕府统治面临着怎样的统治危机?
(4)材料四中康有为的主张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改革要求?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历史在改革中不断前行,改革充满了智慧与艰辛。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违法犯罪的人)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同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宗室贵戚多怨望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三   张元济写诗赞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材料四   ……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被随便调用,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出现了剥夺农民的情况。按劳分配的原则遭到破坏,发生了严重的平均主义。……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使秦民“勇于公战”和“怯于私斗”的原因。商鞅为什么被判以“车裂”之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3)材料三所反映的改革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明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为解决上述现象的弊端,中国政府在1978年后实施了什么政策?
2016-12-12更新 | 2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谁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他的变法是从哪一 年开始的?
(2)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秦国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人夫 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3)商鞅曾经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的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哪一点能够体现出来?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2021-12-01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这则史料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时期?
(2)“……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这一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大放异彩的局面叫什么?
(3)“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这则史料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史料中反映了“商君”的哪些改革措施?(任举一例)根据史料概括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的作用。
(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19-03-04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