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93 题号:1116133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史学家李约瑟指出,在15世纪之前,中国在科技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纵贯南北,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联系。有诗赞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作用。

材料二: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了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2)写出隋朝创立的这一选官制度的名称。结合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分析伏尔泰推崇它的原因。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麦哲伦船队航海活动对比表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519-1522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约27800人

约1000-1500人

265人

船数

60-200多艘

17艘

5艘


(3)根据上表概括郑和下西洋与另外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目的的不同点。
(4)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对人类文明传播和世界航海事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分别是什么?
2020·广西柳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史学家李约瑟指出,在15世纪之前,中国在科技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利篇】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纵贯南北,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联系。有诗赞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作用。

【制度篇】

材料二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2)写出材料二中该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航海篇】

材料三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航海家”最远到达的地区?请分析他航海的目的。

【科技篇】


(4)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对人类文明传播和世界航海事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分别是什么?
2021-03-05更新 | 16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起舟更不回。

——【唐朝】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采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

——翻译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76062.9%6624296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了“使百姓能够生存”,这位君王从哪些方面做起?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019-08-10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材料二:


材料三: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此河是指什么河?开始开凿于哪一年?南北两端分别到哪里?
(2)材料二的事物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在世界上有何意义?
(3)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4)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21-04-08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