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的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18 题号:1239511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朝创立后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极度膨胀。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
思想文化
明朝



清朝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四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抽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科举制的选才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举制度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代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有什么消极影响。
2019-07-23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明太祖的政治探秘》

材料三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清代军机处满文月折包及其史料价值》



(1)材料一中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设立这一机构有什么影响?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019-10-14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不切实际)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制度在早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要“暂罢天下科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2021-09-04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