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99 题号:13185057
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张老师以“变局与秩序”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设计方案―体会世界重组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下面是探究世界重组的三种视角及搜集的材料。

视角一   苏俄(联)的崛起视角二   中国的新生视角三   世界格局的演变

①杜鲁门“冷战”演说词②攻占冬宫的图片③开国大典的影像

④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照片⑤凡尔赛和约文本⑥苏联工业化海报


(1)请选择其中一种视角和相应材料(填序号),并说明选择材料的理由。
选择视角:
选择材料:
理由:

任务二     分析材料―见证中国力量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15万吨。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开工,这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至1957年,全国钢产量已上升到535万吨,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摘编自齐鹏飞、杨凤城《当代中国编年史》等


(2)据材料概括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



(3)材料二从不同领域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请据此说明“中国力量”的表现。
(4)综合材料一、二,谈谈我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关键因素。

任务三     联系现实―共建美好世界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这个互相依赖的世界,解决疫病流行、 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中国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世界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欧盟建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9.11事件”
2015年   《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

中国与世界之间横向互动中纵向发展的脉络(部分)


(5)阅读材料,结合当今世界发展变化,选取两个及以上中外关联的史实,提出你的认识,并加以说明。(要求:认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930日,周恩来总理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1971年《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材料三   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给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当时的中国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是苏联的盟国,但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北京也在寻求回旋空间。

——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反抗侵略战争”的胜利有何国际影响?
(2)材料二中宣告美国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的因素有哪些?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022-02-14更新 | 16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外交展示了一个国家的风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1956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次奥运之行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才赶到。1954年,美国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1958年,中国发表了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


(1)从新中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两种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

材料二   如图: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图一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图二   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在战后20多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结束长达20多年的敌视状态,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摘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举出20世纪70年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

材料四   2021323日针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以人权为由对中国有关人员和机构实施制裁。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将会对上述国家实施对等制裁。并强调“今天的中国不是伊拉克、利比亚,也不是叙利亚,更不是120年前的中国。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西海都市报》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各国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看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发言后你有何感想?
2023-01-05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合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发出了怎样的“中国的声音”?该“声音”后来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成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中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主要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被形容为“梅开三度”(见图一);2021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杨洁篪怒怼美国(见图二)。



(4)材料四图一中甲处事件距今(2022年)恰好51年,它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二中杨洁篪的霸气表态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五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独善其身;要构建一个没有饥馑与疾病的世界,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7个国家、4家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并且还在向更多的国家和机构施以援手。

------中国日报网(2020418日)


(5)根据材料五,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如何体现一个大国的担当。
2022-08-20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