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 孝文帝改革 >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348832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谐相处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的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隋朝——“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中反映出隋朝建立前,我国北方民族关系出现什么现象?
【唐朝——“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自从贵主(唐太宗)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2)材料二中“贵主和亲”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宋朝——“先战后和”】

材料三:《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材料四:《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史学家许倬云说“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故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一例)
【以史为鉴】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民族关系、民族交往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其中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元嘉末年……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融合,南方少数民族与南迁的中原汉族融合,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民族大融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范围的民族大融合”产生的影响。
2023-08-18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逐渐地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我国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

(1)材料一中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都重点针对北方哪一少数民族采取军事措施?概括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建立之后,统治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此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北方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2024-02-23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1965年洛阳博物馆发掘了北魏常山文恭王元邵墓,该墓葬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墓志表明墓主人元邵,字子开,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在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结合所学,将上处思维导图填写完整。并概括该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2)材料二属于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它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时期的民族融合产生的历史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民族交往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2024-03-16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