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357219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我国在哪个朝代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度?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朝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


(2)宋朝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而采取了什么政策?这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招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3)军机处是哪朝设立的机构?这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①即位,增设进士科,一般都从此时起,科举制正式产生……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注: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注: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默念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明书、明算等。……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自元代定科举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明代相沿不改,又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②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

材料三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35号)


请回答:
(1)完成材料一中空格①、②指代的内容。唐代明经科和进士科分别侧重考察哪些能力?
(2)明朝时,科举考试规定“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说说科举制度和当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
2018-02-17更新 | 1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元朝有何创新?
【技术创新】


       图一                                               图二                                                  图三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根据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耕作和灌溉工具名称。
(4)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请说出图三的名称。
(5)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2021-07-27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
(2)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
(3)宋代是怎样改革和发展这种制度的?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勤恳的样子),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吾欲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丰收),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四:“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材料五: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请回答:
(4)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
(5)依据材料四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说出该事件的影响?
(6)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该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7)唐朝中外交流盛况空前,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典型事例。
(8)通过对盛世唐朝学习,你认为唐朝的治国方略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2022-04-1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