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970625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选自《秦汉史》

材料二   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鼎北京,作为一个经济世界,庞大的中国无可挽回地完成了中心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它背离了应用大海之便开展经济和扩展影响的方针……不管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许无意,它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个时分,中国在抢夺世界权杖的竞赛中输了一局。

——摘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采取了哪一军事举措巩固了西北边疆?
(2)材料二中“定鼎北京”的是谁?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明朝迁都北京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清朝为例说明“入侵者总是被完全地中国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措施
政治____
经济____
文化____
交通____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2)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都注重什么?
(3)此后,汉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之为什么?
2023-10-07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公元前221年)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文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是哪国发动的?“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第一位皇帝是谁?
(2)读材料二、请指出图一所说的“最早的文章”是什么文字;图二是秦朝皇帝采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2024-01-26更新 | 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的分卷书目:

卷目卷名
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第二卷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第六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一据卜正民《哈佛中国史》编制

材料二 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对台大政方针,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坚定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摘自《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其中一卷书名分析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并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一时期统治者为维护统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对台大政方针”指的是什么?并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提出者和成功范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举两例)
2024-04-25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