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炎帝与黄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14228341
民族交融,主题探究。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

【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历史名人是谁?概括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3)请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

【民族观念】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大汶口晚期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

材料四   传说中的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1)阅读材料一说出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是谁?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填旧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
(2)阅读材料二、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稻谷,说明哪一区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观察复原图,指出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
(3)读材料三分析,大汶口晚期已经出现什么现象?
(4)阅读材料四、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5)你是怎样看待中国古代文明的?
2024-03-01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世界各古老文明都流传着许多的有关人类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神话与传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

有关宇宙或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 A     开天、女娲造人
有关先民抵抗天灾、改造自然的传说神农尝草、后羿射日、 B 移山
有关中华文化“人文初祖”的传说 C D 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材料二 传说中炎黄时期的发明

炎帝时农耕、制陶、纺织、煮盐、通商交易、琴瑟及天文历法知识
黄帝时衣裳、舟车、宫室、炼铜、弓箭;文字、音律、算盘、缫丝等
(1)完成材料一表格中A、B、C、D内容的填充。
(2)对传说中炎黄时期的发明创造我们今天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呢?
2023-11-27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塞图(敦煌壁画)

材料三   胡人政权的统治者中汉化最积极、最彻底的当属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对反对派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甚至处死了坚持民族服装打扮的皇太子。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

——摘编自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材料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孝文帝这次改革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
2023-12-23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