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古代日本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14535600

材料一: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以后日本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自守的心态使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些朝代?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根据材料内容写出该帝国灭亡的原因。
(3)日本和拜占庭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记载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

——《大国崛起》

材料三   在历史上用野蛮的办法冲击了先进文明而被先进文明所同化了的例子是不少的。罗马打倒希腊,把希腊变成了自己的一个省,是希腊的文明影响了罗马文明,是被征服者影响了征服者。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对日本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022-12-07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的人的。”

材料二: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

材料三: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四: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是指哪个城邦国家的制度?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当时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内容是哪一国家的改革?图中的帝王、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4)根据材料四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2021-01-13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统一赋税。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某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要保护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材料三: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农民的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有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家的生活。

材料四: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发生于古代哪个国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某王国”指的是哪个王国?这一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3)材料三中庄园里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机构叫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阿拉伯人文化成就两项。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2020-11-28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