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4 题号:149466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格明史——政治制度】

朝代秦朝西汉宋朝明朝清朝
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措施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实行①
(皇帝)下令颁布“推恩令”。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之策,削弱相权。废③、设“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雍正帝时期设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1)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请补充表格横线上的内容。

材料二 【图示析史——时代特征】



(2)请将右侧展厅名称的序号正确填写道横线上空缺处。

材料三 【图片展示---中国文化】



(3)请将以下文化成果与材料三中图片所代表的史实对应。
文化成果:
①它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②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③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为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3)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些主要学派?(列举2个)你认为哪个学派的主张适合处理“抢劫、偷窃”等行为?

2017-12-23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根据人物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熠熠生辉”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图片人物是谁?
(3)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4)核心思想是什么?
(5)他提出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6)他的哪些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至少两条)
2020-05-30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从孔、墨开始,中国的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思想文化异彩纷呈,群星璀璨,人才济济,史称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一时代和印度的佛陀时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正好相当,有人把世界史上的这一时代称之为“轴心时期”,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也就是说,人类经过长期的进化,这时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其具体内容为:一、人类对自身与外界关系,也就是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二、从而人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这三大文明对有关问题的回答却并不相同,因而也形成了不同文明的不同文化传统。

——摘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孔”指的是谁?他所创立学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指出苏格拉底的研究内容属于材料中的哪一点?

材料二唐代社会风尚受到“胡风”的强烈影响,当时的艺术作品也表现出对于外来事物的浓烈兴趣。唐诗和唐画都因此体现出宏大辉煌的盛唐气象。唐代传入的印度、阿拉伯和拜占庭包括天文学、数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丰富了唐文化的内涵。事实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宽宏开放的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吸收了哪些外来文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

相关事件意义(影响)
文艺复兴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请将上面表格空白处补充元整。

材料五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工人阶级既是领导者,又是主力军,而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配合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摘编自毛军吉、杨彧《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


(5)依据材料五,指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创新和发展”的。
2022-01-26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