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522368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司马迁创作《史记》,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司马迁的写作过程中,他采取三种途径收集史料

途径                                               史料
途径一司马迁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会稽山探访大禹居住过的东穴,到山东曲阜观看孔子当年活动的遗迹。
途径二《史记》参考了《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同时参考朝廷的文书档案
途径三司马迁重视收集相关历史人物的民间传闻和神话传说

(1)司马迁通过上述三种途径获得的史料,分别是哪些类型的史料。

材料二: 《本纪》主要反映帝王政迹,《世家》反映诸侯等重大影响的人物。项羽不是帝王,却被司马迁写进本纪。陈胜不是诸侯却被写入《世家》,司马迁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杨照《史记的读法》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项羽和陈胜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材料三:《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评价

            著作                       对汉武帝的评价
东汉班固《汉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果能学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节俭,那就完美了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姜鹏《汉武帝三张面孔》如果看《史记》的文字,通过字里行间,仔细分析,就会察觉司马迁对汉武帝也是有很多看法
(3)根据材料,《汉书》和《资治通鉴》各自对汉武帝的态度是什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人有二三百万。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粮食。

材料二   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材料反映的这次农民起义何时爆发?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是为了什么?秦朝何时灭亡?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
2023-12-04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以“秦帝国兴亡史“为主题进行历史探究活动。请结合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对秦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 “秦朝的巩固”列表


(2)上表是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请依次完成之?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四: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秦帝国的兴亡史,对当今的治国理政有何启发?
2021-12-03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名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在这次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哪一项?这次变法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他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列举他在位期间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什么?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了秦亡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
2017-11-15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