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0 题号:15492668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思想和高趣的技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 权力关系中,创造性地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犹犹未以名官。景云二年 (711),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自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摘编自《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又将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管军事)、提举常平司(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除安抚司外,统称“监司”。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固然重要,稳定 地方局势则尤为迫切。江南局势长期动荡,元廷必须予各军事占领区以相对集中的事权,以便遇到紧急事务能够迅速决策。且疆域辽阔,为汉唐所不及,很难一一统属,设行省而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实施节制,提纲挈领,确实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四: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一例唐朝后期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发动叛乱的史实唐朝灭亡以后,全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回答: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元朝开创的“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是什么?
(4)材料四中,图1中央王朝首次在“A”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图2反映的机 构的设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

元代

政治

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民族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举措(或特点)。

材料二   自春秋战国至汉唐以来,古代科技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宋代科技的繁荣正是在汲取前代丰厚的科技遗产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繁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基础……国际的交流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宋代科技的进步。

——摘编自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能够叫响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2022-08-11更新 | 8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始至今,人才的选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反映的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它的实质是什么?图(b)是宋代的科举考试图,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与宋朝哪一政策的实行有关?

材料二   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量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三   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请你说说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并概括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4)你认为科举制度对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的启示?
2022-07-24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积极探索治国策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整理自七年级下册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

材料二   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有学者认为“明朝用分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清朝疆域图



(3)将上图中①②补充完整,这些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2019-09-10更新 | 3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