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 冷战 > 冷战政策 > 杜鲁门主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55199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苏大战略中的巨大差异:美国是要全球扩张,而苏联则要求划分势力范围。但是美国把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视为对美国实现其大战略的巨大障碍与威胁,认为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于是就有了“遏制”政策。

——徐蓝《论题:美苏国家大战略的演变与冷战》

材料二   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并不准备放弃作为重要角色的意愿。如何应对一个拥有数千核弹头的果断自信的俄罗斯,对美国是一个重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99年接纳了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其它7个前苏联控制的中东欧国家则在2004年加入。中欧和东欧国家不仅希望成为完全的欧洲伙伴,而且把他们的北约成员身份看作未来完全的最好保障。然而,接纳几个跟俄罗斯交界的国家被许多俄国人视为挑衅。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遏制”政策开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各国应秉持怎样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自从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工业化”“两极化”“一体化”。如今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体化】

材料一   ……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工业化】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出交通方面的发明两例。
【两极化】

材料三   



(3)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集团进入长达40多年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碎片化】

材料四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它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根据材料四,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021-07-19更新 | 3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二   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15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场”。

材料三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材料五   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世界人民期待已久的“联合国”呼之欲出。战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奔涌而至,区域性和国际性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材料六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谈到亚太区域时说道:“区域的人民追求和平、稳定与发展,太平洋够大,足以容下中美两国。”


(1)材料一中的“交通运输飞速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请举例说明。
(2)引发材料二中“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在“这场战争”中有何作用?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国”为了“从事共同的斗争”作出重要承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
(5)结合材料四,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苏之间的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6)材料五提到的“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当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这与材料中的“国际性经济组织”宗旨是相违背的,这一组织是指什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有何作用?
2020-05-07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世纪末以来,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至1914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为17 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额猛增……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参战提上了议事日程。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莫斯科保卫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 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签字国赞同协同作战,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形成,实际预示着战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诞生。
——摘编自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   1945-1985年,全世界共发生了300多起局部冲突和战争。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60%下降到23%。1981-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5.1%、3.1%、2.2%、1.8%。……双方不信任竟发展到1983年苏联把韩国一架偏离航道的民航客机当作从事间谍活动的军机而击落。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中战役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二文字,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三,概括美苏冷战带来的影响。
2024-03-17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