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6606710
一个民族,开放创新,交往融合,才能谱写光辉的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1)诗句中的“胡”指的是什么?材料一所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材料二: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写出材料一中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胡麻饼样学京都,

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唐)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3)材料三反映出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

材料四: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首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

——刘昫《旧唐书》


(4)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京师是指哪个城市?

材料五: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5)请列举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的名称并从“三种东西”中选择一种,说出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开放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物是历史文化遗存,是历史的实物见证。为了更真实生动地感受唐宋历史,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展盛世繁荣]

(1)依据图一及所学,指出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及其主要影响,并分析图二所折射出的宋朝的时代特征。
[话民族交融]

(2)图三画卷反映了唐蕃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其作者是谁?写出与这一事件相关的两个重要历史人物。唐蕃和亲有何重要意义?
[写中外交往]

(3)依据图四、图五及所学,指出图四人物名称及贡献、图五中书的作者。
(4)通过上述对唐宋历史文物的探究及学习,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宣传中国古代历史?
2023-05-03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初步实行科举制。隋炀帝创设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唐朝贞观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宋太祖至宋真宗时期,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组成部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助于巩固政权。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于是,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至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

——摘编自《登科录》《宋史》等

(1)据材料一、构建“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的知识结构。
(2)据材料二、指出相比较唐代,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2024-05-08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1)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完善科举制度。在完善科举制度上唐朝的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探究二 经济篇

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3)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两例。
2023-03-23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