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16960219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材料一:唐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宋代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臻于成熟。曲辕犁的主要特点是,曲辕不直接与牛轭相连,而是通过其前端的可活动的犁盘或挂钩用套绳与牛轭相连。犁索与犁辕连接处在役牛臀部之下,犁辕缩短,改直辕为曲辕,犁架重量因而减轻。它可以用一牛挽拉,灵活自如,以便于转弯。此外,曲辕犁调节深浅的结构更为完善,修长的犁底使操作时能够保持平稳,犁铲与犁壁亦有改进。这种犁最初大概是适应水田耕作需要而产生的,但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同样适用于北方旱作区,宋元时已成为通用全国的最有代表性的耕犁了。

——李根蟠《农业科技史化》



(1)材料一认为在江南地区发明曲辕犁的依据是什么?曲辕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2)结合材料一概括曲辕犁的特点。

材料二:中国历代农业生产状况表:

年代
项目
2年(西汉)740年(唐)1078年(北宋)1875年(明)1835年(清)1953年
人口0.6亿0.5亿<0.5亿0.6亿4.0亿6.0亿
耕地830万项1440万顷525万顷701万顷738万顷14亿亩
亩产粮<100斤<100斤<200斤<200斤<200斤239斤
人均耕地14亩24亩9亩10亩1.7亩2.3亩
人均粮食1400斤2400斤1800斤2000斤340斤555斤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国家统计局公报》第三编,1956年


(3)表格中的年代栏“1875年(明)”一个数字排序错误,结合“明朝(1368年-1644年)”纠正。
(4)从图表分析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在2年(西汉)到1835年(清)之间的变化特点。

材料三:《天工开物》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17世纪之前的科技成就,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花机;竹筒排空瓦斯和巷道支护等煤炭开采技术;从生铁到熟铁再合炼成钢的生产系统;“灌钢”“生铁淋口”、固体渗碳等金属加工工艺;“粹精”(粮食加工)中提到的中国汉代发明的水碓装置;“作咸”(制盐)中介绍的钻打井技术。

——摘编自人民网《<天工开物>曾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技术》


(5)根据材料三概括《天工开物》记述了哪些方面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代通用货币是始铸于武德四年(621年)的“开元通宝”。起初由于经济贸易不频繁,百姓多以绢帛代替货币,较少使用钱币。进入开元、天宝之世(713~756年)后,商业步入降盛时期,绢帛便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钱币遂成为主要流通手段。……唐后期,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快,沉重的钱币在储藏及运送方面已成大问题。于是专替商人与官僚保管钱物的“柜坊”出现了,类似于今天的汇票的“飞钱”也出现了。

——摘编自重光《唐代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因素》

(1)图A 王朝统治时期,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制度,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图B____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清朝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在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_”,便于货币流通;《_____》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认识。
2024-06-01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繁荣】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



【制度建设】

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文化发展】

材料三   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请你说说制度和文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唐朝文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所需要具备的因素。
2021-06-26更新 | 9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繁荣与开放】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搞自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唐朝相对稳定、安宁的边境关系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往来,强盛的国力与发达的交通使唐王朝与当时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了通使友好关系……由于陆路受阻,宋朝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无论船舶数量、吨位、航海技术,宋朝都是世界之首。宋朝设置了10多个市舶司,还专门设立蕃坊、蕃市、蕃学等为往来的外国客商提供居住、贸易和就学等服务。

——摘编自屠新泉《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1)某班正在进行“唐宋经济发展”主题的布展活动,请你将材料一中的图片史料进行归类,并选择其中一个介绍入选理由。
类别图片序号入选理由(任选一个介绍)
唐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023-05-06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