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炎帝与黄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7251757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崇“轩辕”和神农氏为什么?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变公天下。夏A(人名)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B(地名),封死商亡西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A.______B.______
方式三:图片学史

(3)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诸侯国林立”到“战国七雄”,再到后来“秦灭六国”,反映了什么样的“天下大势”?
方式四:史料学史

史料一:命为,令为,天子自称曰……联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史料二: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


(4)根据史料一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该段材料属于下列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文献资料B.实物资料
(5)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柳宗元关于秦灭亡原因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模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二)。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郭沫若


(1)依据材料一,《神农教稼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属于哪一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主要是什么农作物?
2023-11-05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中国已有77个项目先后入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都江堰——青城山、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京剧等。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一中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京人遗址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请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答题。
①图1是:____式房屋;图2是:____式房屋。
②图1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
③图2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
④图2房屋中的居民生活在____流域。
(3)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轩辕的哪些贡献?
2022-07-17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全部北朝史中……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习近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点,华夏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谁凿空了汉与西域联系?西汉朝廷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机构是什么?,此举有何目的?
(3)根据材料三,北朝时期民族心理出现了什么现象?当时哪个改革促进了“汉化”?并列举出汉化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民族交流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1-03-0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