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743666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故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材料二: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秦朝作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开始、发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14年就轰然倒塌。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在政治上“创导”了哪些制度?
(3)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秦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归纳该措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这个大帝国轰然倒塌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追求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构大一统社会是诸子追求的学术主题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甲中“乱象时代”的原因并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据材料甲,概括孔子的政治目的。

甲: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2)开创大一统王朝的治理实践。
据材料乙,说明秦朝的“成就”(建立起怎样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巩固这一成就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乙: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摘自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3)大一统实现了思想统一。
据材料丙,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丙: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021-09-27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造英雄,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造就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杰出人物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根据下面表格的分类,将下列历史人物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司马迁 ④诸葛亮⑤祖冲之 ⑥王羲之 ⑦北魏孝文帝⑧顾恺之

类别序号
政治家
医学家
史学家
艺术家

任务二 【史论结合】

(2)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以秦始皇或汉武帝为例,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任务三 【思考感悟】

(3)上述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任务四 【家国情怀】

(4)中华文明灿烂悠长,光辉璀璨,上述人物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2018-10-10更新 | 2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公元前221年)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文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是哪国发动的?“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第一位皇帝是谁?
(2)读材料二、请指出图一所说的“最早的文章”是什么文字;图二是秦朝皇帝采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2024-01-26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