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齐桓公称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75204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材料二: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上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像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先后做过霸主。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弊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国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1)这里的“他”指的是谁?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变法)行之十年,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民勇于公战。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作用。
2019-11-20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的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锸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

材料三:“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从材料一两幅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材料三中“齐、楚、秦、晋始大”中创立霸业的分别是谁?
2021-03-21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   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成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根据材料二,简述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析秦国权力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改革对国家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2023-01-04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