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7558820
走进大秦帝国,感知风云变幻的历史,思索它留下的诸多启示。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嬴政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货币一统。

材料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材料一赞颂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2)根据材料二,说说秦始皇为了实现大一统在经济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爆发于什么地方?领导这场起义的两位领袖是谁?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朝的速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请简单阐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春秋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后达550年,经历了约30代人,历经广泛而持久的动乱,天下居然没有散,反而形成了更加稳固的统一国家模式。

材料二:在政治、思想大一统和民族一体性背景下,汉代的国家认同意识也明显加强,它具体表现在对于统治思想、民族和地理的认同意识上。

材料三:17世纪初,“后金”“大金”表明完成统一的女真各部对共同国家的认同。皇太极改“金”为“清”,从国家认同来解释,是因为当时他统治下的臣民虽以满洲为主体,但同时已经融入数量众多的蒙古人、汉人以及朝鲜人等。


(1)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天下”有何历史意义? (写出一点)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地方实行了哪一制度?
(2)材料二中“汉代”“思想大一统”有关的措施中,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地理”认同方面,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经营而设立的官职是什么?
(3)材料三中“后金”的建立者是谁?在清朝历史上,“蒙古人”的哪部落为摆脱沙俄的压迫而回归了祖国?
(4)增强国家认同,培养家国情怀。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2023-06-24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秦王指谁?说出“扫六合”的含义。
(2)秦王“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都城在哪里?
(3)秦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哪些官职?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023-10-08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巩固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
绵延不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1)材料一赞颂的“秦王”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臭,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建议皇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

材料四:“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4)材料四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材料五:



(5)材料五图片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之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六:“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6)根据材料六指出,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2022-03-1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