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24-01-24 3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观察下图,促使图一向图二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的影响B.语言的产生C.自然环境的变化D.生产工具的进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情节,是因为河姆渡原始居民(     
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和炎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和炎帝的景仰之情。后人尊敬黄帝和炎帝是因为他们(     
A.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B.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
C.教人们建筑宫室以避寒暑D.教会人们去种植农作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     
A.私有制的出现B.阶级的出现C.夏朝的建立D.商朝的建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任继愈先生曾说:“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这反映了(       
A.汉字是传达政令的唯一途径B.汉字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C.汉字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汉字是我国所有民族的文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人口大量减少B.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C.国家疆域扩大D.诸侯地位一落千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的事件是(     
A.尊崇儒术B.春秋争霸C.百家争鸣D.焚书坑儒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主题之一。下图是某朝代的“疆域四至”示意图,根据示意图能够判断该朝代是(     
A.夏朝B.东汉C.秦朝D.西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对外征战B.增加徭役C.焚书坑儒D.休养生息
2022-12-13更新 | 322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汉武帝统治时期,进入了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在思想领域的“首创”体现在(     
A.焚书坑儒,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盐铁官营专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措施是(     
A.释放奴婢B.实行三十税一
C.惩处贪官污吏D.兴办太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西汉初年,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的直接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B.提倡节俭
C.减轻农民的徭役D.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停滞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三国时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魏国的建立者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曹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B.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大动脉D.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司马迁——《史记》
D.华佗——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下列朝代中,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有(     
A.春秋、战国B.战国、秦朝C.西汉、东汉D.秦朝、西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西晋末年,中原动乱,我国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人口南迁(       
A.加剧了南北矛盾B.促进了江南开发
C.破坏了南方环境D.阻碍了经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是(     
A.北魏孝文帝B.汉文帝C.汉武帝D.秦孝公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0. 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A.撰写《齐民要术》B.创造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割圆术”
C.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D.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皇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道法令”的名称,并概括该法令产生的影响。
2024-01-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走进大秦帝国,感知风云变幻的历史,思索它留下的诸多启示。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嬴政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货币一统。

材料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材料一赞颂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2)根据材料二,说说秦始皇为了实现大一统在经济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爆发于什么地方?领导这场起义的两位领袖是谁?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朝的速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请简单阐述。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饥饿)。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二:“僇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挈。”(这里的“本业”,指男耕女织;“末利”,指商业和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使北方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民不聊生……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据统计,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

——根据岳麓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11》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根据材料,分析该工程的建成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分析材料二所提及的措施对秦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024-01-1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北京人  山顶洞人单题
20.65河姆渡人单题
3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40.85夏朝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85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60.65春秋争霸的评价单题
70.85春秋争霸的评价  七雄初立单题
80.8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单题
90.65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单题
10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110.8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120.65光武中兴单题
130.8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140.8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5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160.65华佗及医学成就  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170.85秦朝的建立  西晋的兴亡单题
180.85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单题
190.8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00.85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分封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王国问题的解决
220.65秦朝的建立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秦朝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230.65都江堰  商鞅变法  江南开发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